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滈池

滈池

一作镐池(《括地志》)、鄗池(《水经·渭水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丰镐村西北小昆明池一带。滈水发源于此。唐以后湮废。

猜你喜欢

  • 李光先

    ?—1593明青海西宁土族人。东李土司。嘉靖四十年(1561)袭指挥使职。万历十一年(1583)会试,中武进士。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十九年任东司佥事,卒于官,归葬民和巴原(今享堂)。

  • 脚店

    宋时官、私经营的酒务、酒库和酒坊开设的零售分店,或酒户、拍户开设的零售分店,谓之脚店。

  • 步摇

    首饰名。以金银珠玉配于簪钗之上,汉唐贵族妇女颇多饰首,步则摇,故名。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1956年合肥西郊出土南唐墓中有“金镶玉步摇”和“四蝶银步摇”。

  • 钱仪吉

    1783—1850清浙江嘉兴人,初名逵吉,字衎石,号心壶、新梧。嘉庆进士,选庶吉士,散馆,任户部主事,擢御史,迁给事中。道光中客游岭南,主学海堂讲席,后又主开封大梁书院讲席。他治经先求古训,博考众说,

  • 赤科

    即“赤秃哥”。

  • 红袄军

    金末山东、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因身穿红袄而得名。有山东益都(今青州)杨安儿,潍州(今潍坊)李全,密州(今诸城)方郭三,泰安刘二祖、霍仪,兖州郝定,河北真定(今正定)的周元儿等部。

  • 岳州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岳州置。治巴陵县(今岳阳市),属湖广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平江、临湘、华容、南县等市、县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岳州府。

  • 昙摩迦罗

    一译昙柯迦罗。中天竺(今印度)人,其名意译“法时”。僧人。三国魏嘉平二年(250)至洛阳,诸僧共请译戒律,乃在白马寺译成《僧祗戒心》(即《大众部戒律节要》),并集众僧受戒,中国佛教戒律始于此。昙石山文

  • 台北府

    清光绪元年(1875)置,治淡水县(今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新竹、宜兰以北地区。二十年为台湾省会。次年即为日本占领,改置台北县。二十七年废县设台北厅。

  • 质银

    清代用语。又名佃价银、粪土佃银、粪上银等。(1)佃户租地时所交业主购买佃权之钱。(2)有永佃权之佃户将租地转佃之时所收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