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1903.2.12)在武昌创刊。旬刊。湖北学报馆主编。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学”为宗旨。设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外交学等门类,兼刊学务谕旨、奏折、文牍和学堂章程。内容大多选译国外论著。木刻线装,春节休刊一月,已知发行四十二册。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1903.2.12)在武昌创刊。旬刊。湖北学报馆主编。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学”为宗旨。设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外交学等门类,兼刊学务谕旨、奏折、文牍和学堂章程。内容大多选译国外论著。木刻线装,春节休刊一月,已知发行四十二册。
战国赵邑。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无定河北岸。《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即此。《史记》张守节正义谓在今陕西延安市,误。后入魏,置县。
1526—1585明山西蒲州(今永济西南)人,字子维,号凤磐。嘉靖进士。有才智,熟知边事。隆庆时促成“俺答封贡”,以功进吏部右侍郎。万历三年(1575)由张居正引荐,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北魏永安三年(530)置。因渭水得名。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唐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县地。宝应初地属吐蕃。元和四年(809)别置行渭州于原州平凉县(今市),广明元年(880)
官职名。明代太常寺置。弘治七年(1494),以太常寺增卿一人、少卿一人,专职提督诸馆事。嘉靖中裁卿,只设少卿一人。
宋枢密院总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等政令,故被称为兵府。
?—1846清湖南祁阳人。初在东安进行秘密结社,拥有会众数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九月组织起义,占据芦洪司(今东安东北),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受到当地地主团练的围攻。后率起义群众转战至祁阳县文明
官名。亦作太予乐令。东汉明帝纳曹充议,依《尚书璇机钤》文更名大乐置。《后汉书·百官志》:“大予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掌其陈序。丞一人。”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郑子罕伐宋,“败诸汋陵”,即此。
官署名。即户部度支司,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度支。
隋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字茂和。初仕南朝梁,任尚书郎、驸马都尉。后归北周,任太子侍读。宣帝即位,授仪同三司,转御史大夫。与刘昉、郑译等举杨坚总揽朝政,因任内史大夫,参掌机密。大象二年(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