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押立
见《元史》。亦称海牙里(黄溍《太傅文安忠宪王家传》)。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附近。
见《元史》。亦称海牙里(黄溍《太傅文安忠宪王家传》)。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附近。
官名统称。北宋前期,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置直馆、直院、直阁、修撰、检讨、校理、校勘等职,统称馆职。一般由文学之士考选授职。掌校理图籍,备顾问应对。通常以一至二年为一任,多数馆职任满后许带职外补。
844—877又称酋龙。唐南诏第十一世王。姓蒙氏。乌蛮(彝族)。丰祐子。大中十三年(859)继立。唐以其名触太宗(世民)、玄宗(隆基)讳,不行册封,遂绝贡,自称“骠信”(皇帝),以西京为中都(今大理)
1509—1578,一说1516—1585明兴化(今属江苏)人,字以中,号乐吾。泰州学派传人。以陶瓦为业。青年时信佛,后弃佛归儒。年十九从朱恕学,后至安丰场就学于王艮之子王襞三年。三十五岁后,或在乡间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领机构。光绪十七年(1891)设。掌织造绸绉,然只招募缫丝、染练、纺织各等工匠,不设官缺,由内务府大臣兼管。
见“引光奴”。
见“渤海”。
1670—1738清满洲镶蓝旗人,喜塔拉氏。初由笔帖式官国子监助教。历官主事、员外郎、监察御史、侍郎。雍正五年(1727)晋湖广总督,曾整治长江堤工,推行摊丁入地,经理湖南、湖北改土归流事宜。十三年授
捻军重要战役。清同治四年(1865),捻军在河南邓州、鲁山战胜清军僧格林沁部后,采取迂回战术,以拖垮清军。两个月间,捻军东突西奔,由河南转入山东,前锋直逼济南。僧部紧追不舍,疲于奔命。四月,捻军转移到
官署名。元代都水监派出机构。顺帝至正八年(1348),以黄河连年为患,于济宁路郓城始置,掌巡视河道、治河事务。九年,又置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各设监、少监、监丞等职。十一年,下置河防提举司以隶之。
在今蒙古国西南部额布根山。东汉永元元年(89),窦宪遣将大破北匈奴单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