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浑仪

浑仪

①又称浑天仪。中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支架上固定两个互相垂直的圈(地平圈和子午圈);其内还有若干个可绕与地轴平行转动的圈,分别代表赤道、黄道、时圈、黄经圈等。在可转动的圈上,附有绕中心旋转的窥管,用以观测天体。其后历代多仿造。明正统三年(1438)至七年仿元(一说宋)浑仪,以铜浇铸,制成新的浑仪,置于北京齐化门(今建国门)观象台。以测定恒星入宿、去极度及日月五星运行情况,供朝廷制定历法。②书名。见“浑天仪图注”。

猜你喜欢

  • 汉延渠

    相传始凿于汉,唐称汉渠,元后始有汉延之称。渠长二百三十里,自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引黄河水入渠,北流经银川市东,又北合惠农渠,东西两岸有支渠十余道。历代迭加疏浚,溉田自数千顷至万顷。

  • 长沙窑

    唐代瓷窑。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故亦称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始于唐而终于五代。器物造型多样,并首创新装饰工艺釉下彩。即在坯上描贴花卉、禽鸟、走兽等各种纹样,再涂上褐色彩斑,高温烧制成各种彩斑纹饰瓷

  • 珲春东界约

    又称《重勘珲春东界约记》。沙俄与清政府订立的界约。光绪十二年九月十五日(1886.10.12),由清政府代表吴大澂与俄方官员巴拉诺夫(Баранов)等签于岩杵河。凡十二款,另附分段“道路记”。该约重

  • 经世大典地图

    古地图名。元至顺二年(1331)虞集等所撰《经世大典》中之附图。原书久佚。此图系清魏源从《永乐大典》录出,刊于所撰《海国图志》中。图中所列地名,与《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相符。

  • 漕田

    清代漕运兵丁耕种之屯田。为官地之一种。分布于内地运河沿岸。初期各省运丁农忙时屯种,闲时河运漕粮。后河运改为海运。运丁专以耕种为主。

  • 咄吉世

    即“始毕可汗”。

  • 尸乡

    即西亳。春秋名尸氏,秦汉称为尸乡,亦称尸。在今河南偃师市西。《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尸乡,殷汤所都”;《续汉书·郡国志》偃师县:“有尸乡,春秋时曰尸氏”,皆即此。

  • 塞种

    亦作释迦、赊迦、铄迦、烁迦。古族名。首领称塞王。语言属东伊朗语。有崇拜太阳与火的习俗,文化上多接受伊朗与希腊影响,因分布较广,和月氏、乌孙、吐火罗及中亚、西亚许多民族皆有联系。原分布于天山以北包括伊犁

  • 慎独

    儒家用语。指独处而居时慎其言行。《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认为在独处而居,无人察觉时,仍应谨其所言,慎其所行,使之符合于礼之道德规范。

  • 监枪内臣

    官名。明京军所设内臣之一。永乐中置。神机营分二十司,各一员,监督操演火器。嘉靖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