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陵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郑子罕伐宋,“败诸汋陵”,即此。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郑子罕伐宋,“败诸汋陵”,即此。
官名。(1)三国、晋置,领禁卫营兵,隶中领军(领军将军)。北魏为侍卫武职,从四品下。(2)即“太子右积弩将军”。
唐时裘甫年号(860)。
刑法术语。颁布法令并考核、检查执行情况。《尉缭子·原官》:“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
官名。东汉建安末曹操置。三国魏,十六国前秦、后秦、西秦、北魏及仇池杨难当沿置。后秦时列为第三品,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
见“枢密院承旨司”。
?—392十六国时丁零翟魏第二代主。翟辽子。东晋太元十六年(391)父死,继魏天王位,改元定鼎,并遣军攻后燕邺城、馆陶。次年,后燕遣大军攻克滑台(今河南滑县东),遂投西燕,不久以谋反被杀,翟魏亡。
官署名。北宋景祐元年(1034)改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学置,设分司官。后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亦置国子监。崇宁四年(1105),罢三京国子监官,各置司业一员。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国和氏璧,秦昭王闻之,表示愿以十五城易璧。赵臣蔺相如遂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奉璧使秦。既入秦,奉璧奏秦王。秦王得璧却无意偿城,相如便以璧有瑕,指示秦王为名,将璧收回,声言如以武
明对乌斯藏佛教高僧的封号。永乐四年(1406),朵甘灵藏(今四川德格北)僧著思巴儿监藏遣使入贡,封为灌顶国师。五年封王,国师如故,赐金印诰命。终明世,奉贡不绝。
刑法用语。宽减罪犯死刑的一种规定。汉制,处决死刑罪犯定在冬天。如踰冬至次年春天,则得减免死罪,改服徒刑。《汉书·楚元王传》:“上亦奇其材,得踰冬减死论。”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踰冬,至春行宽大而减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