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沈荃

沈荃

1624—1684

清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贞蕤,号绎堂,又号充斋。顺治探花。官至礼部侍郎。康熙时书法甚著名。圣祖曾召入内廷,论古今书法。凡制碑版、御座箴铭多命其书写。每侍圣祖作书,下笔即指其得失,兼析其由,深受嘉许。著有《南帆咏》、《充斋集》。

猜你喜欢

  • 掌囚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囚禁罪犯。

  • 高山县

    西汉置。治今江苏盱眙县南。西汉属临淮郡,三国魏属下邳郡,西晋属临淮国。后废。

  • 王称

    旧作“王偁”,误。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字季平。历知龙州、直秘阁。庆元间终吏部郎中。其父赏,曾参与编修实录。他有志于史学,广搜北宋九朝事迹,撰《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无表志,为纪传体北宋史。淳熙十

  • 水名。《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双洎河上源支流。

  • 威武西宁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大德八年(1304),察合台后裔出伯受封。

  • 礼论

    《荀子》篇名。旨在论述礼的起源和作用,故名。认为“礼”是区别富贵贫贱长幼的规范,用以确定等级名分,维持社会安定,“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宣称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可无“礼”,

  • 京师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立。第一审掌民刑诉讼案件之不属初级审判厅权限及大理院特别权限内之案件;第二审掌凡不服初级审判厅所判决而控告者。于重罪为初审,轻罪为二审,推事三人会鞫之,为合议制。置

  • 苏公塔

    亦称额敏塔。在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四公里处。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吐鲁番阿奇木伯克苏来曼为其父额敏和卓所建。高44米,砖砌,塔身圆而高,下部宽大,向上逐渐细小,形似花瓶。利用砖砌手法变化,塔身有

  • 昆(崑)山县

    南朝梁大同初置,“因县有昆山,故取名焉”(《元和郡县志》)。治今江苏昆山市。属吴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十八年复置。仍属吴郡。唐属苏州。北宋末属平江府。元元贞元年(1295)升州。明洪武二年(13

  • 求是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安徽设立。创办人邓华熙兼总办,姚仲实等为教习。三十年聘严复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