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集使
外官入朝制度。唐开元八年(720)定制,诸州都督、刺史或其上佐,每年轮流朝集,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十一月一日朝见,汇报民情风俗、属官考课、进纳贡物、聆听敕命;边要州及遭水旱灾州,都督刺史不必亲行,可以他官替代。
外官入朝制度。唐开元八年(720)定制,诸州都督、刺史或其上佐,每年轮流朝集,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十一月一日朝见,汇报民情风俗、属官考课、进纳贡物、聆听敕命;边要州及遭水旱灾州,都督刺史不必亲行,可以他官替代。
仇池国君称号。自东晋咸康三年(337)仇池氐人杨初杀族兄杨毅自立,至隆安三年(399)杨氏子孙篡夺相仍,均用此称号。
①西周时周人称周故土以东之地为东土。《书·康诰》:“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国语·郑语》:“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注:“东土,陕以东也。”②佛教徒称中国为东土,盖对印度而言,中
北魏墓葬群。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河西岸。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七个石窟。金塔寺有东西两窟。东窟规模较大,深广约6米,中央方形塔柱,塔柱四面开龛设像,塑像分三层有如
①(236—306)西晋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和季。少家洛阳,与司马炎同居永安里,同年共学。炎即帝位,以旧恩起家太子门大夫,封宣城公。太安二年(303),张昌起义时,任荆州刺史,率军镇压,转
春秋卫地。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附近。《春秋》庄公二十七年(前667):“公会齐侯于城濮”;又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一作冯绍政。唐人。开元初,任少府监。开元八年(720),为户部侍郎。善画鹰鹘鸡雉鹤,尽其形态。尤善画龙,有降云蓄雨之感。传说开元时关辅大旱,京师尤甚,祈雨无效。玄宗命于殿壁中画龙,其状蜿蜒,如欲振涌。
清雍正二年(1724)分太仓州地置。因镇洋山得名。为太仓州附郭县(治今江苏太仓市),辖州治南偏。1912年并入太仓县。
?—前611又名子伯、华孙。春秋时宋国人。事宋昭公为司马。宋昭公八年(前612),使鲁,鲁文公欲宴之,他以先人华父督曾得罪宋公室,诸侯简策俱已记载,今若再与鲁君对宴,恐复辱于鲁君,故求受上大夫之宴。鲁
土司名。明洪武中置。治今云南红河县西南左能。居民主要有和泥,即今哈尼族先民。
唐初契丹大贺氏联盟长。贞观二年(628),率领各部落附唐。次年,唐太宗授予旗鼓,以统八部。所受旗鼓,后世奉为“国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