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有司

有司

官吏和官署的泛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利簋铭》:“命汝辟百寮、有司事。”《汉书·文帝纪》:“有司请令县道,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晋书·石崇传》:“有司承旨奏(石)统,将加重罚。”历代沿用。

猜你喜欢

  • 虞集

    1272—1348元仁寿(今属四川)人,侨寓崇仁(今属江西),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就学于吴澄。大德初,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学助教。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泰定初为秘书少监,与王约从泰定帝去上都

  • 阿里海牙

    1227—1286又译阿力海涯、阿鲁海牙。元畏兀儿人。初为忽必烈宿卫。中统三年(1262),升中书省郎中。至元元年(1264),进参议中书省事。五年从阿术、刘整围攻宋襄、樊。十一年,与伯颜、阿术率军大

  • 典科

    官名。明清地方州之医学学官。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设,每州一人,未入流。设官不给禄。掌教授生徒之事。清沿明制设,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选谙医理者,咨部给札。

  • 摩擦

    古族名。唐代六诏之一,蒙舍诏的遗民黑爨别称。明清时散居今云南大理、蒙化、楚雄、武定、易门、姚安等地。在武定者名“麦岔”,在易门者名“密叉”,在姚安者名“嫚且”,皆“摩擦”之音转。其在顺宁(今凤庆)者被

  • 邵武军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建州邵武县“户口繁会,路当要冲”,升为邵武军(《太平寰宇记》)。治邵武县(今市)。属福建路。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邵武

  • 柜田

    方形小围田。元王祯《农书》有记载。四周俱置瀽穴,如柜形制,顺置田段,便于耕莳。若遇水荒,田制既小,又筑高峻,外水难入,内水则车之易涸。田内依据地势,可以种植水旱各种作物。是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种防止低田水

  • 主记史

    主记室史之省称。

  • 刘因

    1249—1293宋末元初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字梦吉,一字梦骥,自号静修。家世儒宗。入元,与许衡并为“元北方两大儒”。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旋辞归。二十八年,复诏以集贤学

  • 中吴

    ①江苏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即记载苏州的风土、人物等事。②江苏镇江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润州,中吴也。”镇江府在隋、唐时为润州。参见“三吴”。

  • 殿内局

    官署名。(1)即“太子殿内局”。(2)隋初改殿中局置,隶门下省,设监二员、直长四员。大业三年(607)改名尚舍局,隶殿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