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易田制

易田制

又称易地制。一种土地轮荒耕作制。《周礼·地官·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郑玄注引郑众释为:“不易之地”,为连年耕种的土地,“一易之地”,为休一岁乃复种的土地,“再易之地”,是休二岁乃复种的土地。在分配土地时,根据土地的好坏,以确定休闲田(即易田)的多少。与莱田制类似,但易田制中已有部分土地连年耕作而不弃耕撂荒,表明西周到春秋时期已出现土地连种制。

猜你喜欢

  • 典仓署

    官署名。北齐太子家令寺置,有令、丞,又别领园丞。隋太子家令寺沿置,令一员、丞一员。唐置令一员、丞二员。掌东宫九谷入藏及庶羞、器皿、灯烛与园囿种植之事,给官奴婢、番户、杂户资粮衣服,月籍出纳上于家令寺,

  • 九龙之战

    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海战。清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9.4),义律率领大小英船五只到达九龙,要求中国官员在半小时以内供应淡水和生活必需品,否则将击沉中国船只。无理要求遭到断然拒绝后,义律悍然

  • 平安

    ?—1409明滁州(今属安徽)人,小名保儿。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后袭父职为指挥佥事,积功进右军都督佥事。“靖难”之役中,先后从耿炳文、李景隆征燕,数败燕师。建文四年(1402)为燕兵所擒。燕王惜其

  • ①爵名。周代五等爵之一。一说为五等爵第二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一说为五等爵第三等,《孟子·万章上》:“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

  • 古代又作鉋、鑤。《事务绀珠》:“推鉋,平木器,鲁般作。”《明原》亦称:“般作鉋。”刨削木料用的工具,古代又称准。由刨身、刨刀、刨柄、木楔等组成。刨的种类较多,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有推刨、起线刨和

  • 昔里钤部

    1181—1259一名李益立山。唐兀昔里氏。西夏沙州钤部(官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率部降蒙古,从蒙古军克沙州、肃州。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西征,攻拔阿速灭怯思城,以功授千户,升断事官

  •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1898.10.10)关内外铁路督办胡燏棻与英国中英公司在北京签订。共二十款。主要内容:(1)借款二百三十万英镑,年息五厘,九扣实付,四十五年还清;以北京至山海关铁路财产和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书名。或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三藏法师传》。唐慧立撰,彦悰笺。十卷。成书于垂拱四年(688)。详记玄奘生平,并载有关诏敕、碑记、经序、谢表等,为研究玄奘与唐初佛教文化及古西域、印度的参考资料

  • 大武垅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南县南大内乡驻地。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安平县后,所属大武垅巡检司驻此。

  • 马曹

    官署名。掌管马匹。三国魏元帝咸熙中,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长官为属。西晋初不置,杨骏太傅府复置,至司马伦为相国,增设掾为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