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
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全真,一字子固。崇宁进士。建炎初,为监察御史,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张恢复中原,反对画江自守。历官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除参知政事,后又兼权枢密院事。绍兴间,历知绍兴府、福州、婺州、洪州、建康府。著有《毗陵集》。
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全真,一字子固。崇宁进士。建炎初,为监察御史,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张恢复中原,反对画江自守。历官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除参知政事,后又兼权枢密院事。绍兴间,历知绍兴府、福州、婺州、洪州、建康府。著有《毗陵集》。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
官名。(1)汉代诸侯王国属官,东汉省。(2)太子属官。秦始置。时亦作先马,掌宾赞受事,太子出行则为前导。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秩比六百石,员十六人。东汉属太子少傅。三国魏因之,七品。蜀亦置。晋置八员,
即“唐僖宗”。
即“师尚父”。
战国魏邑。即今山西运城市。因南有盐池,设官掌管,故名。(《史记》张守节正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一年(前296),“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即此。
在今贵州遵义市。是夫妇合葬墓。杨氏自唐末乾符三年(876)至明万历间统治播州(今遵义一带),共传二十九世。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粲为第十三世土官。墓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957年清理发掘,系用白
清雍正二年(1724)以张家口外开垦加广、生聚日繁设置,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尔东翼镶黄一旗、西翼正黄半旗蒙民,并口内蔚、保安二州,宣化、万全、怀安、西宁四县旗民。属直隶口北道。治张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张家
明光宗选侍。颇受宠。明熹宗、思宗幼年丧母,皆由其抚养。光宗即位,与郑贵妃同居乾清宫。光宗死,以其图谋垂帘听政之嫌被迫移宫。天启四年(1624)封为康妃。清康熙间卒。
书名。元周伯琦撰。三卷,扈从诗一卷。收录著者自顺帝至元六年(1340)任翰林修撰至至正五年(1345)出为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使时所作诗。扈从诗则为至正十二年任监察御史时扈从上京之作。集中多记朝廷掌故、
在今湖北钟祥市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六年(381),前秦荆州刺史都贵遣阎振、吴仲帅众二万攻竟陵,桓冲遣南平太守桓石虔击破之,“振、仲退保管城”,石虔进攻“拔管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