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岭承恩

岭承恩

?—1894

清时大凉山彝族土司。其先江南江宁府(今南京)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投诚授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土千户袭职,寻兼获邛部宣抚司印务。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过境时,奉命率土兵袭击,生俘石达开于大渡河畔紫打地。六年,赏土游击世职。此时岭氏土司已掌有大凉山河东长官司、河西抚夷司、邛部宣抚司、煖带密土千户、煖带密土游击印务,有所谓“五印三司”之称。

猜你喜欢

  • 考古图释文

    书名。北宋吕大临撰。一卷。约成于元祐年间。收录八十五件古代铜器铭文,共八百二十一字。大多出自《考古图》。字按《广韵》四声编排,每字注有铭文所在的器名、读音、释文等,不识之字则作为疑字、象形、无所从三部

  • 图什墨尔

    蒙古语官吏之意。准噶尔参预最高政务官员。相当于枢密大臣或宰相。处理有关鄂拓克和昂吉的一切重大事件。定员四名。

  • 通灵陂

    水陂名。在唐关内道同州朝邑(今陕西大荔东)北四里。开元七年(719),刺史姜师度就古陂重开。引洛水溉朝邑、河西二县地,又堵黄河水注入通灵陂,溉田二千余顷,置十余屯。

  • 第穆呼图克图

    即第穆活佛。掌办西藏达赖喇嘛事务的四大呼图克图之一。俗称执政佛、摄政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达赖七世卒,清高宗命当时的第穆呼图克图阿旺绛贝德赛嘉错摄理西藏地方政务。是为西藏格鲁派政教合—地方政权

  • 献俘之仪

    档案名称。清军机处档册。内容有献俘、受降、告成、劳师四项,均为抄自顺治至雍正间之旧案。

  • 神牲所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置,隶太常司,掌祭祀用牲之事,次年革。设官不详。洪熙元年(1425)改置牺牲所。

  • 太庙

    又称大庙。祭祀帝王祖宗之庙,省称祖庙。《春秋·僖公八年》:“禘于大庙。”杜预注:“禘,三年大祭名。大庙,周公庙。”《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左传·文公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

  • 三五门

    南朝门第名称之一。简称三五。指必须负担赋役之贫苦人户。三五,即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替官府服役。《南齐书·顾宪之传》:山阴(今浙江绍兴)课户中,“其贫极者,悉皆露户役民,三五属官,盖惟分定;百端输调,又

  • 伶官

    官名。又称伶、伶人、冷人。周代置,掌乐舞之事。《诗·邺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郑玄笺:“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后代亦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 光禄卿

    官名。南朝梁天监七年(508)改光禄勋置,十一班,位列十二卿,掌宫殿门户及部分宫廷供御事务。有丞、功曹等属官,领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陈因置,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光禄寺长官,因称光禄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