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山海关

山海关

①海关名。清咸丰八年(1858)设于牛庄,后改营口。设监督一人征收税课。同治元年(1862)裁撤监督,改设奉锦山海关道征收税课,管水旱码头三十余处。常关税与洋关税均由三口通商大臣分咨奉报。三年聘外国人为税务司。九年归直隶总督统辖,另设津海关道监督关务。②即“渝关”。

猜你喜欢

  • 王子安集

    书名。唐王勃撰。勃字子安,故以名集。三十卷,一作二十卷。原集已佚,序今尚存。明张燮辑编为十六卷。凡赋二卷,诗一卷,文十三卷,附录一卷。另有明朱警、张逊业、许自昌、杨统一等四种辑《王勃集》本,均为诗集。

  • 公师彧

    ?—316十六国时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善相术。前赵刘聪嘉平初以太中大夫领左国史,撰刘渊本纪及功臣传,为王沈等宦官所忌,凌修又谮以诽谤刘渊,遂与綦毋达等同被刘聪所杀。

  • 啮桑

    地名。(1)即采桑。《史记·晋世家》:献公二十五年(前652),翟“击晋于啮桑”,即此。(2)战国楚地。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史记·魏世家》:襄王十二年(前307),“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啮桑”,即此。

  • 左丞相

    官名。战国秦始置,秦代沿置。为最高国务长官,辅助皇帝管理政务。亦省称丞相。西汉初唯置一丞相,惠帝六年(前189)分置左、右,文帝二年(前178)又置一丞相,武帝征和二年(前91)复分置。不久又置一员。

  • 不忧军事

    罪行名。唐时,府兵须自备若干物资,主要为“随身七事”(衣服、被盖、资财、用物、弓箭、鞍辔、器仗)。战时若不带此七事及火具、乌布幕等,即以不忧军事论处。一事不备即杖一百。

  • 五岭

    今湘、赣和粤、桂省区边境上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的总称。《史记·陈余传》:“秦南有五岭之戍。”五岭,还见于师古注引邓德明《南康记》、郦道元《水经注》、杜佑《通典》、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 俄事警闻

    报纸名。拒俄团体对俄同志会言论机关。清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1903.12.15)在上海创刊。 日报。以干支纪年。蔡元培、汪德渊(允宗)等主办,王季同(小徐)主编。以唤起国民,警告通国,实行拒俄为

  • 乾嘉学派

    清代著名经学流派。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辑佚等各方面。研究方法重视实证,长于考据。每考一字,列举直证、旁证,往往累数千言,号称“实事求是”,

  • 孟懿子

    前531—前481春秋末鲁国贵族。仲孙氏,名何忌。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其父孟僖子临终,命他和孪生弟南宫敬叔师事孔子,见《左传》及《史记·孔子世家》。

  • 印务章京

    官名。清代八旗都统衙门属官。又称协理事务章京、印房章京。雍正十三年(1735),省左、右司掌关防章京设。乾隆元年(1736),复定员额,满洲旗各八人,蒙古旗各四人,汉军旗各六人,共一百四十四人。各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