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宋会要

宋会要

宋历朝官修《会要》的总称。宋修本朝会要,始于仁宗时《庆历国朝会要》,其后神宗以下各朝,续加修纂,计有《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修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孝宗会要》、《庆元光宗会要》、《嘉泰宁宗会要》、《嘉定国朝会要》等。原书均佚。清人将存于《永乐大典》的部分,辑为《宋会要辑稿》。

猜你喜欢

  • 白湖

    一名玉湖。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倭寇自白湖入犯,过涵头至海口,犯镇东卫,即此。

  • 滈池

    一作镐池(《括地志》)、鄗池(《水经·渭水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丰镐村西北小昆明池一带。滈水发源于此。唐以后湮废。

  • 高乡侯国

    西汉甘露四年(前50)置。治今山东莒南县。属琅邪郡。东汉废。

  • 论恐热

    ?—866一作尚恐热。吐蕃大将。属末氏家族,名农力。达磨赞普时大臣,驻守河陇吐蕃占领区,为落门川讨击使。唐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被刺死。拥兵三万骑,反对立乞离胡(即永丹)为赞普,欲自僭立。但遭国相

  • 宕渠县

    西汉置。治今四川渠县东北。属巴郡。东汉建武十八年(42),蜀郡守将史歆反,宕渠杨伟等起兵以应歆,即此。东汉末以后,屡为宕渠郡治所。三国、西晋属巴西郡。南朝宋废。

  • 辟差

    官制用语。又称差辟、辟置、奏辟、奏举。宋朝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各路转运司、安抚司、知州等,依法许自行选择官员,具名奏辟。往往侵夺吏部窠阙,使冗官现象更加严重。

  • 上坐

    又作上座。①僧官名。北魏置,北齐、隋、唐沿之。每佛寺置一人,由年长高僧担任,掌法事,位在寺主上。②道官名。唐道教观宇中置。《唐六典》卷四《礼部尚书·祠部郎中》:“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

  • 漕船十二总

    明代漕军组织名称之一。万历中叶前,共分漕军为南京总等十总。其后漕运改道过淮,则分十三总,后革去遮阳总,乃为十二总。

  • 兀者

    元东北边部族名。又译兀惹、吾吉、兀儿。女真语,野人之意。金兀的改之后。元时与吉里迷为邻。出貂鼠、水獭、海豹、海东青。先后隶开元路、水达达路及兀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三年(1343)、六年,曾

  • 语书

    秦代的一种法律文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保存有南郡守腾发布之文告,原简题为“语书”,内容为告诫吏民守法,宣布官吏良、恶标准,颁行于南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