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五年(506),桓和侵魏兖州,进屯孤山,魏将樊鲁击破之,即此。②即今河北三河市西北孤山。四面平旷,一峰独秀。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征大宁还至此。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五年(506),桓和侵魏兖州,进屯孤山,魏将樊鲁击破之,即此。②即今河北三河市西北孤山。四面平旷,一峰独秀。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征大宁还至此。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与《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碑同时立,置长安晋昌坊大慈恩寺西院塔底层壁间,前者于右,后者于左,两碑对立。前题太宗文皇帝制,后题皇帝于春
书名。明王鏊撰。一卷。杂录明代人物逸事,并及当时天下财赋、财用之数。
打更巡夜之人。一说守囚之人为更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署人、更人? 耤(藉)牢有六署,囚道一署旞,所道旞者命曰署人,其他皆为更人。或曰守囚即更人殹(也),原者署人殹(也)。”
水堤名。在唐河北道洺州肥乡(今属河北)北。神龙中县令韦景骏筑。堤东西长约五里,防漳水漫溢。因高筑堤,防止水患,堤北均为腴田,故名神腴堤。
即“芍陂”。
1814—1874清广东顺德人,字星斋,号椒生。道光进士。累迁太仆寺卿。咸丰三年(1853)擢刑部侍郎兼权吏部,力主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七年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次年春,以在籍户部侍郎奉命与在籍太常
科场称谓。唐代指制科博学宏词之首名。又,《松漠纪闻续》载,金人科举,至秋尽,集诸路举人于燕,名曰会试,凡六人取一榜首,曰敕头,亦曰状元。
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唐安西大都护府治下诸军镇之一。《新唐书·地理志》:“又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
即“元太祖”。
书名。金荃编。一册。记有谱主在清末参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主编革命报刊、创办文学团体南社等政治、著述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