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阳县

大阳县

春秋晋邑,西汉置县。以“在大河之阳”(《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语),故名。治今山西平陆县西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二年(308),以刘渊据蒲子,“平北将军曹武屯大阳以备蒲子”,即此。汉、晋属河东郡,北魏、西魏为河北郡治。北周改为河北县。

猜你喜欢

  • 唐尚

    战国时人。赵成侯二十一年(前354),魏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城陷。后他往说魏惠王归赵邯郸,赵赠他以伯阳邑(今河南安阳西北)。见《吕氏春秋·士容》。

  • 平陆县

    本东平陆县,南朝宋去“东”字为平陆县。治今山东汶上县北。元嘉中侨阳平郡及乐平县于此。北齐废郡,改平陆县为乐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复改为平陆县,移治今汶上县西。唐天宝元年(742)改为中都县。南朝

  • 皖南军务纪略

    书名。清陈钟秀撰。不分卷。是书按年月记录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三年(1864)清军与太平军在安徽作战概况。末附“匹夫从戎事实”,述作者咸丰三年至鄱阳投清军,被太平军战败后,回安徽乡里举办团练,继续

  • 苦竹隘

    亦名苦竹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小剑山上。宋置戍。宝祐六年(1258)蒙古进兵,次剑门,拔苦竹隘,进围长宁山,即此。

  • 长岭山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西长岭子。明万历中,朵颜侵连山驿,总兵杜松出中屯所长岭山,夜败敌,即此。

  • 潘长安

    唐邕管羁縻西原州人。属西原蛮,与今壮族有密切渊源关系。大历十二年(777),率众反唐,占地“南距雕题交趾,西控昆明夜郎,北泊黔巫衡湘”。号称安南王,斗争延续十余年。终在唐军镇压下失败。

  • 李塨

    1659—1733清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字刚主,号恕谷。自幼从父学,以躬行为主。二十一岁始受业于颜元,终身服膺,同时又学兵法、射御、琴、书、礼、乐于当世诸名家。三十岁之前,生计困窘,以务农、行医、

  • 女狄

    即“女志”。

  • 开皇令

    隋律令文书。开皇二年(582)高颎等撰,三十卷。计分:一、官品上,二、官品下,三、诸省台职员,四、诸寺职员,五、诸卫职员,六、东宫职员,七、行台诸监职员,八、诸州郡县镇戍职员,九、命妇品员,十、祠,十

  • 旗牌

    ①明清官员标志。以写有令字的蓝旗和圆牌颁给地方大员(如总督、巡抚或钦差大臣),作为具有便宜行事特权标志。又称王命旗牌。②官名。掌旗牌的官称为旗牌官,也简称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