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署
官署名。金代置,属少府监。掌图画缕金匠。设令、丞领署事,秩从六品、从七品。曾设直长一职,正八品,明昌三年(1192)罢。七年,并入祗应司。
官署名。金代置,属少府监。掌图画缕金匠。设令、丞领署事,秩从六品、从七品。曾设直长一职,正八品,明昌三年(1192)罢。七年,并入祗应司。
唐代西州佛窟。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四十余公里处。现存洞窟八十三个,其中有壁画的四十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窟群始凿于公元六世纪。唐代称宁戎窟寺,俗称宁戎寺,后为回鹘高昌的王家寺院。明中叶时
征(徵);1470—1559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璧,以字行,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宁王宸濠聘之,以病辞。正德末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嘉
即设科射策。汉代选官考试的一种方法。其法,将试题书于简策,按难易分为甲、乙两科,或甲、乙、丙三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应试者任意取策,不得更换。主考者依其答案评定优劣。主要行于太学,岁试博士弟子;其次
织机部件名。用以控制经丝排列的密度、匀度,稳定织幅,并司打纬的机具。古时又叫筬、簆。约出现于春秋前。用竹制成,形如梳子,固定于两根木条中。初悬吊于织机弯竹竿上,后在其下装两个撑脚,继发展为在面向织口侧
即对硫黄的伏火法。始见于唐初孙思邈撰《丹经内伏硫黄法》。办法是用二两硫黄、二两消石,研成粉末,置于银锅内,将三个皂角子逐一点燃,再夹入锅中,把硫黄与消石烧起焰火。火止,再取生熟木炭三斤炒之,待炭消三分
宋置右江镇安宣抚司,元至元间改路。治今那坡县。辖境相当今广西靖西、那坡二县,德保、大新、天等三县西部地。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镇安府。
①古水名。明托温江,即今流经黑龙江省东部的汤旺河,为松花江左岸支流之一。②古城站名。明通往奴儿干地方的海西东水陆两路城站之一。故址在今黑龙江汤原境内的汤旺河侧。辽属五国部,金有蒲与路屯河猛安,元置桃温
新莽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王莽代汉后,托古改制,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天凤四年(17),荆州地区连年灾荒,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率饥民起义。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一说今湖北当阳市东北)
明代囚禁宗室罪犯之所。设于凤阳(今属安徽),由凤阳守备太监兼管。清沿明旧,囚禁宗室罪犯之所亦谓之高墙。
即“赵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