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国史传记

猜你喜欢

  • 府中

    官署名。县少内别称。战国秦置。县府储存钱财的官署。《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府中?唯县少内为府中,其他不为。”

  • 斋帅

    官名。(1)南朝宋、梁置。在皇帝、诸王及州郡长官左右担任侍卫及洒扫、铺设等职。地位较低,多由寒人充任。北朝在皇帝左右的斋帅地位较高,常兼任其他较重要的官职。《魏书·李灵传》:“(李翼)初为荡寇将军、斋

  • 协田

    甲骨文作“田”。三人或三人以上的集体耕作。 卜辞:“□□卜,㱿,贞:王大令众人曰:田,其受年? 十一月。”行于商代,后为耦耕取代。

  • 谭希思

    明茶陵(今属湖南)人,字子诚。万历进士。曾任万安、永丰县令,顺天府丞。擢南京御史,因上疏论劾宦官、外戚,谪官。寻授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著有《明大政纂要》、《四川土夷考》。

  • 谷租

    谷(穀)即田租。旧时对实物地租之通称。以其征收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故名。《汉书·贡禹传》:“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草杷土,已奉谷租,又出藳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而逐末。”

  • 众经音义

    即“一切经音义①”。

  • 占田

    西晋时对私田占有的规定。太康元年(280)颁行占田制,规定职官占田以贵贱区分,一品占五十顷,以下递减,至九品为十顷;王公在京郊占田,大国一千五百亩,次国一千亩,小国七百亩;百姓占田,男子一人七十亩,女

  • 左大丞相

    官名。北魏以来常于丞相上加“大”字以示尊崇。北周大象二年(580)置左、右大丞相,令百官听命于左大丞相,而以杨坚任此职。旋去左、右之号。参见“大丞相”。

  • 兀者

    元东北边部族名。又译兀惹、吾吉、兀儿。女真语,野人之意。金兀的改之后。元时与吉里迷为邻。出貂鼠、水獭、海豹、海东青。先后隶开元路、水达达路及兀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三年(1343)、六年,曾

  • 维吾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北魏称袁纥,隋称韦纥,唐称回纥、回鹘,元称畏兀儿、畏吾儿,清称回子、缠回等,1935年始定今名。人口7207024人(1990年)。初游牧于漠北,唐开成五年(840)迁徙西域,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