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侍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禁卫武官,为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左右,秩正二命,掌御寝北门左右的守卫。皇帝临朝或出行,亦随从护卫。
官名。西魏、北周禁卫武官,为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左右,秩正二命,掌御寝北门左右的守卫。皇帝临朝或出行,亦随从护卫。
官名。专司缉捕盗贼。清制,京师步军统领衙门下设捕盗步军校四十人。外省有直隶捕盗官、奉天吉林捕盗官八十多人,由千总、把总、外委充任,由地方文职官员分辖,分别统于总督、将军和府尹。察哈尔捕盗官四人,统于定
地名。一作博狼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前218),“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又《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皆即此。
?—1488明山东高密人,本姓戴,一说苏州(今属江苏)人,本姓马。幼年入宫为宦官,赐姓名。成化时掌司礼监事。性直敢谏,因反对万贵妃易太子,触帝怒,斥居凤阳。孝宗即位,召还,仍掌司礼监,荐用大臣王恕等。
亦作爨人。元、明、清时对罗罗的一种称呼。罗罗前身为唐代乌蛮,居东爨,当时亦称爨蛮。元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明以后,爨专指罗罗,故有此称。
见“馆伴使”。
?—1135南宋鼎州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名太。建炎四年(1130)二月从钟相起义,于诸首领中年最少,当地称“幼小”为“么”,遂呼为杨么。钟相牺牲后,与黄诚、夏诚、周伦等继续斗争。绍兴三年(1133)
即“始毕可汗”。
北魏青州(治今山东青州)人。永熙二年(533),聚众于青州,乘胶州无备,率部杀刺史裴粲,送首于梁武帝。后被骠骑大将军樊子鹄等所败,弃城奔梁,梁授以兖州刺史。
战国时楚国颁发给鄂(今湖北鄂州)封君启的铜节。其作用相当于水陆通行证。现存五件,1957年出土于安徽寿县城东丘家花园。青铜质,铸于楚怀王六年(前323)。分舟、车节两组,每组原均有同铭节五件,可拼合成
1324—1381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元末以山东行省左丞守莱州。明兵下山东,归降。历官山东参政、浙江布政使、工部尚书。练达庶务,颇受器重。晚年任四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