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
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初名侃,字仲晦。年十七为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上人。乃马真后元年(1242),经海云推荐入忽必烈幕府,备受信任。海迷失后二年(1250),向忽必烈上书言策。宪宗三年(1253),随忽必烈出征云南,六年至八年,筹建开平城(后改上都)。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称帝,受命制定各种制度。至元元年(1264),奉命还俗,任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三年,主持设计大都城。八年,建议以大元为国号。著有《藏春集》,现存诗六卷。
刘秉忠
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初名侃,字仲晦。年十七为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上人。乃马真后元年(1242),经海云推荐入忽必烈幕府,备受信任。海迷失后二年(1250),向忽必烈上书言策。宪宗三年(1253),随忽必烈出征云南,六年至八年,筹建开平城(后改上都)。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称帝,受命制定各种制度。至元元年(1264),奉命还俗,任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三年,主持设计大都城。八年,建议以大元为国号。著有《藏春集》,现存诗六卷。
刘秉忠
地区名。(1)秦、汉、唐等定都在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又称关外。《汉书·夏侯胜传》:本始四年(前70)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唐刘长卿诗:“
书名。清江标撰。二卷。考证宋元版古籍行字。江氏撰是书后,门生刘肇隅为之编校补缺。其引用之书,称景宋、景元抄本及明繙宋本,凡无确证者附于卷末,惟编中所录多采自藏家目录及前人题识,舛失疏漏颇多。但江氏总括
官署名。辽设于各路,统领本路兵马。设兵马都总管、副都总管,通常由诸京留守、府尹等兼。金天德二年(1150)改兵马都部署司置,设都总管、同知都总管、副都总管,掌统本路兵马甲仗。
宋代医官阶官名。政和三年(1113)增置,从八品。
唐、宋御史中丞的别称。
见“斡罗思”。
官名。宋代考场专设之官员。主管复查点检试卷官所定试卷等第。熙宁九年(1076)礼部试,始设参详官四员,选差学官、秘书省官充任。南宋一般设八员,以卿监、六部郎中充任,其中一员必须差监察御史。嘉泰年间,改
见“田主”。
东汉献帝时分张掖郡置。治日勒县(北魏改名永宁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西部及山丹县一带。属凉州。西魏废。十六国时北凉沮渠蒙逊攻南凉数战于此。
莒国都。春秋末属齐国。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齐崔杼帅师伐莒,“侵介根”,即此。西汉置计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