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刘因

刘因

1249—1293

宋末元初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字梦吉,一字梦骥,自号静修。家世儒宗。入元,与许衡并为“元北方两大儒”。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旋辞归。二十八年,复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称疾固辞。以授徒终生。得南儒赵复所传程朱理学,读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吕祖谦等人之书。尤服膺朱熹,谓朱“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又谓研读宋儒之学,当从六经、汉唐传疏入门,方可“始终原委,推索究竟”,不致“穿凿”。提出“诗、书、春秋皆史”之说。著作有《静修先生文集》,系元人所辑。明万历时方义壮又增佚篇为《刘静修先生集》。

刘因

猜你喜欢

  • 吉庆元

    清广西桂平人。初参加金田起义。属石达开部。咸丰七年(1857)随石自赣转战浙、闽、湘、桂,封豫爵。十年与童容海等离石达开,次年改隶李秀成部,封佐将。旋随李容发攻克绍兴,转战苏南等地。擢升主将、朝将。后

  • 七政仪

    天文仪器名。十八世纪初,英国制成两件演示太阳系结构的天文仪器传到中国,一称“浑天合七政仪”,一称“七政仪”,前者配有钟表机械,可自动表演地球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两仪器今存故宫博物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

  • 彦琮

    557—610隋赵郡柏人(今河北隆尧西南)人。僧人。俗姓李。出自大族。年十岁出家,法名道江。十四岁为北齐后主讲《仁王经》。后北周武帝排佛,以博学仍延入内殿,为通道观学士,陪侍讲论《易经》、《老子》、《

  • 总参谋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从二品,协都统充,简放。赞佐号令,参画机宜。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 高梁山

    在今重庆万州区西北。明正德中土著方四等起事,为官军所败,退据此山,后溃走。

  • 什一之税

    传说为夏、商、周三代所行税率。《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战国时田税亦称“什一”,又称“常征”。《荀子·王制》:“王者之法,……田野什一。”《公羊

  • 木讷斋文集

    书名。元王毅撰。五卷,附录一卷。毅,龙泉(今属浙江)人,字刚叔。初游京师,被荐为经筵官,不就,南还乡里。至正十四年(1354)率兵镇压贵溪农民起义军,兵败,后被县尹杀害。此集为毅殁后其门人所辑。凡文四

  • 本草经疏

    又名《神农本草经疏》。书名。明缪希雍撰。三十卷。成书于天启三年(1623)。从《神农本草经》中选出四百九十种药,以《本经》为经,《别录》为纬,采用注疏方式加以阐述。兼采后世常用之品。在“续序例”上卷中

  • 钱乐之

    南朝人。曾任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诏更铸张衡旧浑天仪,又创制小浑天仪。据京房六十律,引申推演计算至三百六十律,将三分损益法的律制推向极端。这种律制探索的理论尝试,后来产生积极的成果。唐祖孝孙的十二律即为

  • 盐总商

    又名商总、纲总。清于两淮运商中择家道殷实者点为总商,统率散商。散商行盐,必得总商具保,一切盐费,均由总商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