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祝融”。
即“郑桓公”。
即灉水。《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普及新式小学义务教育的半日制学堂,取普遍、百姓人人皆学之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开设三十所,专收当地街店铺户识字无多,或不识字的年在十五岁至二十岁者入学。按日分门讲授,每日两小
书名。亦称《古今小名录》。唐陆龟蒙撰。五卷,一作三卷。援据旧籍,记秦至隋各种人物小名,并因其名,旁及行事。今本二卷,或作一卷。仅记至南北朝而止,内容亦有缺失。有《丛书集成》本等。
即“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粮食作物名。原产于中国。1985年年底以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粟作遗存有二十余处。因其耐旱力强,生长期短,适合于古代黄河流域栽培,从新石器时代直到隋唐以前,一直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也称“禾”、“稷”
书名。清徐芳烈撰。一卷。成书时间不详,有《痛史》本、上海涵芬楼旧藏抄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记载南明鲁王政权的历史。作者曾任鲁王中书舍人,目睹时事,循日记体,多属实录,许多内容较他书尤详
明末清初方以智哲学用语。《东西均·三征篇》:“交也者,合二而一也。”“合”就是“交”意,即“入液入湆”,水汁交融的状态;“合二”,指对立双方的互相渗透;“一”为两端之“统”。认为事物的对立双方存在着交
书名。明何乔运撰。一百五十四卷。是书汇集前人所撰福建郡邑志乘,凡分二十二门。标目与它书不尽同。史料丰富,行文自成一格,颇行于世。然《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书每有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