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内蒙古

内蒙古

地区名。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附以归化城土默特,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通行于清末以前。内札萨克六盟: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四部十旗,盟于哲里木,牧区相当今内蒙古哲里木盟东部、呼伦贝尔盟南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南、通肯河以西、松花江以北,吉林松花江、伊通河以西,辽宁彰武、法库、昌图县以北地区;扎鲁特、喀尔喀左翼、奈曼、敖汉、翁牛特、阿鲁特科尔沁、巴林、克什克腾八部十一旗,盟于昭乌达,牧区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大部及哲里木盟西部;土默特、喀喇沁二部五旗,盟于卓索图,牧区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辽宁锦州市和绥中、北宁市以北,彰武县以西地区;乌珠穆沁、浩齐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噶、苏尼特五部十旗,盟于锡林郭勒,牧区相当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部;以上为东四盟。四子部落、喀尔喀右翼、茂明安、乌喇特四部六旗,盟于乌兰察布,牧区相当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巴彦淖尔盟大部;鄂尔多斯一部七旗,盟于伊克昭,牧区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及陕西长城以北地区;以上为西二盟。归化城土默特二旗,牧区相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二市及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土默特左右旗、固阳、武川诸县地。察哈尔诸部八旗,牧区相当今内蒙古集宁市,凉城、卓资、化德三县,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镶黄旗、正镶白旗。西套阿拉善厄鲁特旗,牧区相当今内蒙古阿拉善左、右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牧区相当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受奉天将军监督,郭尔罗斯部受吉林副都统监督,札赉特、杜尔伯特受黑龙江副都统监督。昭乌达盟、卓索图盟诸部受热河都统监督。锡林郭勒盟诸部受察哈尔都统监督。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诸部受绥远将军监督。西套蒙古二旗受宁夏将军管辖。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归绥远将军直辖,察哈尔八旗归察哈尔都统直辖。1914年,改置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

猜你喜欢

  • 北假

    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史记·匈奴列传》: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将兵北逐匈奴,“度河据阳山(今阴山)北假中”,即此。汉代以地膏壤殖谷,曾置田官。王莽始建国三年(

  • 绿玉水

    见“树枝水”。

  • 基方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常与商朝发生征战。其地有学者认为在今山西河津境内。

  • 华林山

    在今江西奉新县、高安市交界处。周回百里,有玄秀峰,附近有主岭、南北岭、三宝岭,山势耸峭险峻。明正德间罗光权、陈福一领导的农民军,以此山及附近仙女寨、鸡公岭等为根据地,称华林军。

  • 群青

    见“回青”。

  • 比部

    ①官署名。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诸曹之一。南朝隶吏部尚书,与三公曹同掌拟定、修改法制,收藏稽核律文。设郎(郎中),资深者可称侍郎。北魏前期直隶尚书省,设尚书、侍郎、郎中等官。或说孝文帝太和改制后称

  • 天主实义

    书名。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上、下两卷,八篇。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行。以问答形式引中国经书论证天主实有(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并据以驳斥佛、老和宋儒关于宇宙本体的观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

  • 顾允成

    1554—1607明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季时,号泾凡。宪成弟。举万历十一年(1583)会试,十四年始赴殿试,对策语侵郑妃,置末第。会御史房寰疏诋海瑞,偕同年抗疏劾寰,夺冠带还家。后起为国子监博士,迁

  • 史宪诚

    ?—829唐灵武(治今宁夏灵武西北)建康人。其先奚人,三世为魏博将。元和十三年(818),为田弘正军先锋,讨淄青李师道,以功兼御史中丞。长庆二年(822),魏博田布自杀军乱,遂乘机使诸军拥己为帅,阴结

  • 邹山

    即“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