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中高品班院
见“入内内侍省”。
见“入内内侍省”。
蒙古语,即“铺马②”。
官署名。北宋初年置,掌供奉御用膳食等事。设勾当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辖有食手、兵校千余人。元丰改制,归隶膳部。后改隶光禄寺。崇宁二年(1103),并入太官局。南宋复分置,隶膳部。
汉代官吏升迁制度。即官吏累计劳绩取得升迁的资格。《汉书·酷吏传·赵禹传》:“武帝时,禹以刀笔吏积劳,迁为御史。”
书名。又称《决狱龟鉴》。南宋绍兴间,郑克集郑子产以后典型疑难刑事案件,加按语论说,编纂成书,以为典狱之戒。共三卷(一作二十卷)、三百九十五事,分释冤、辨诬、鞫情、议罪等二十门。现存《龙威秘书》本,一卷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左备身府为左骁卫,置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沿置,掌宫禁宿卫。光宅元年(684)改左武威将军,神龙元年(705)复名左骁卫将军。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
即“托忒文”。
地名。宋时大理国改剑川城置。驻地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五里。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剑川县。
南朝宋海陵(今江苏泰州)人。文帝时为中书舍人,与中书舍人周赳并管要务。因出身寒素,为士族所轻。元嘉初,往见太子詹事王昙首,竟不敢坐。
即“忙兀”。
战国时卫国人。时卫嗣君欲重税以聚粟,民不安。他说卫嗣君以王术,劝其薄税敛。见《吕氏春秋·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