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兰苕馆外史

兰苕馆外史

即“里椉”。

猜你喜欢

  • 孙贲

    ?—210东汉末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伯阳。孙坚兄羌之子。初为郡督邮,后随坚征战。坚死,往依袁术。领豫州刺史,转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兴平元年(194),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逐,率众住历阳

  • 广阳门

    又称西阳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西面南头门。《资治通鉴》:东汉汉安二年(143),立南匈奴守义王兜楼储为呼兰若尸逐就单于,“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门外祖会飨赐、作乐、角抵、百戏”;东晋咸和

  • 可蒲寨

    在今云南施甸县南。《读史方舆纪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广西宣抚使讨平和泥蛮,遂徇金齿七十城,抵可蒲,皆下之,即此。

  • 增生

    增广生员之简称,亦称增广生。明清府、州、县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初府、州、县学的生员在定额之内的廪生外,于多才之地增广员额三至五人,称增广生。宣德三年(1428)定,增广生员在京府学六十人,在外府学四十

  • 天台县

    五代梁开平中吴越改唐兴县置。治今浙江天台县。唐复名唐兴,晋改名台兴,北宋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县。

  • 秘书省

    官署名。晋代置,《晋书·徐广传》:“(徐广)除秘书郎,典校秘书省。”一说晋代称秘书寺,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与尚书、中书、门下、集书并称五省。设秘书监为长官,领著作省,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

  • 汶上县

    金贞元元年(1153)改中都县为汶阳县,泰和八年(1208)改为汶上县。因汶水得名。即今山东汶上县。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东平州,清属兖州府。明永乐中,献策浚会通河的白英,即本县人,称为汶上老人。

  • 共仲

    即“庆父”。

  • 伯都讷站

    伯一作白。清初置。在今吉林松原市北。为当时通蒙古的重要驿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另筑砖城于站南,即今松原市。有吉林副都统驻此。

  • 榷场兼酒使司

    官署名。金代榷场与酒税相兼者称榷场兼酒使司,管理贸易及酒税。根据课税数额定立官吏人数。长官为酒榷场使,秩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