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端

五端

即“于阗”。

猜你喜欢

  • 毗陵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罢毗陵典农校尉置。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东南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丹阳、丹徒、武进、江阴等市、县地。后移治毗陵县(今常州市)。永嘉五年(311)因避东海王越世

  • 马政

    历代关于马匹(包括军马)的蕃息、牧养、采购、分拨、使用等各方面管理工作之总称。其名始见于《礼记·月令》,谓仲夏之月“游牧别群,则挚腾驹,班马政”。为满足农耕、运输、骑射、征战之需,历代政府对此极为重视

  • ①一作。西周封国。姜姓,男爵。周武王封伯夷之后文叔于此。在今河南许昌县东。《春秋》隐公十一年(前712):“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即此。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

  • 奉直郎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从六品上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废。

  • 李

    1161—1238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字季允,学者称悦斋先生。李焘子。以史学传家,有文名。从张栻游,求道甚锐。绍熙进十。召试为馆阁,历知潼川府、常德府、夔州,以安静为治。累迁礼部侍郎。出为沿江

  • 经略台真武阁

    古建筑。在今广西容县城东。相传台为唐诗人元结所建。台上真武阁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身三层,歇山顶木结构,以檐柱、角柱为支点,利用出檐翼角的重量形成杠杆作用,使中层内部四根金柱不仅承受上层楼板

  • 王葵园四种

    书名。清王先谦撰。三十九卷。分年谱、书札、诗存、文集四部分,以诗文为多。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长沙王氏刻本。

  • 陈炯明

    1878—1933广东海丰人,名捷,字竞存。秀才出身。广东法政学堂毕业。清宣统元年(1909)当选广东咨议局议员,加入同盟会。广州光复后任广东军政府副都督,旋代理都督。1913年去职。1915年参加护

  • 亦作谳。指议罪,定罪。《礼记·文王世子》:“狱成,有司谳于公。”郑玄注:“谳之言白也。”《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擅杀、刑、髡其后子,谳之。”《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

  • 亡命

    法律用语。因罪逃亡,脱离本籍。《史记·张耳列传》:“张耳、陈余尝亡命游外黄。”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也用以指罪犯。《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前105),“益州、昆明反,赦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