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经
《六经》之一。《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今不存,内容无考。《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乐记》等六种,凡一百六十五篇,而无《乐经》之名。《宋史·乐志》认为焚于秦火。邵懿辰《礼经通论》认为,乐本无经,“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
《六经》之一。《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今不存,内容无考。《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乐记》等六种,凡一百六十五篇,而无《乐经》之名。《宋史·乐志》认为焚于秦火。邵懿辰《礼经通论》认为,乐本无经,“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
?—359十六国时前凉人。前凉主张氏族人。张骏时为宁戎校尉,曾败后赵将王擢。骏分兴晋等八郡为河州,以为刺史。张祚时任枹罕护军。祚恶其兄弟强盛,遣将袭之,遂与宋混起兵杀祚,立张玄靓为凉王,自为都督中外诸
官名。北魏、北齐置,亦称左户郎。为尚书省左户曹长官,六品上。掌全国计帐、户籍等事。隶度支尚书。
书名。 明朱睦㮮撰。 二十四卷。专记太祖开国事迹,分为八十一目。仿《贞观政要》体例,内容较宋濂《洪武圣政记》为详。
即“宋钘”。
即“王郎”。
即“公孙闬”。
1330或1332—1414明湖广湘潭(今属湖南)人,流寓江都(今属江苏),字景韶。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数十战,皆有功。洪武初,以指挥佥事守贵州,累进都指挥同知、都督佥事。在贵州十余年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南宾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名。以境内有灵山得名。治今广西灵山县西旧州。宋为钦州治。治平三年(1066)移治今县(灵城)。元属钦州路,明清属廉州府。本属广东省,1952—19
战国楚地。夏水会合大江处,即今湖北武汉市汉江江口段。《楚辞·九章·哀郢》:“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即此。
1861—1911清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霸昌道,旋擢陕西按察使。次年改任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旋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三十年调江苏巡抚,摄两江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