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关
战国魏置。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北黄河西岸。因地近临晋(今朝邑镇西南)得名。又名蒲坂关,简称蒲关。扼蒲津渡口,历代倚为秦、晋间重险。汉王二年(前205)刘邦既定关中,由此渡河,降魏王豹,下河内。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改称蒲津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改为大庆关。
战国魏置。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北黄河西岸。因地近临晋(今朝邑镇西南)得名。又名蒲坂关,简称蒲关。扼蒲津渡口,历代倚为秦、晋间重险。汉王二年(前205)刘邦既定关中,由此渡河,降魏王豹,下河内。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改称蒲津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改为大庆关。
十六国时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人。氐族。吕宝子。后凉吕光时任骁骑将。吕绍即位,多次密谏杀吕纂。绍被杀,逃至广武(今甘肃永登东南),纂即位,复其官职,任番禾(今甘肃永昌)太守。神鼎元年(401)至姑臧(
突厥—蒙古语。可装大量乳类之巨大容器。拉施都丁《史集》释作“大瓮、大桶”。《元史·兵志三·马政》释作“承乳车”,并称每酝都可装四十匹母马每天所产之乳。
即“参军”。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参见“磁山—裴李岗文化”。
西汉本始元年(前73)改广阳郡为国。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永光三年(前41)后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区除外)、大兴县及河北固安县地。东汉初废入上谷郡。
北魏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神通。学涉经史。献文帝时为中书博士、武邑太守。政事之余,专以劝学为务。卒年六十二。
见“横海军”。
见“左监丞”。
地区名。河西的别称。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一带。《三国志·魏志·明元郭皇后传》:“西平(郡名。治今青海西宁市)人也,……世河右大族。”同书《徐邈传》:“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
清人。徽州大盐商。乾隆初任两淮总商,富至千万。乾隆三年(1738)、七年,因扬州水、旱灾,曾两次捐输银十万七千余两,又曾捐资六万五千两修建江甘学宫,购置土地以助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