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建菅叔于东”,又“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春秋战国时为濮阳。
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建菅叔于东”,又“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春秋战国时为濮阳。
一名《太和格后敕》。唐律令文书。太和七年(833),刑部修订前大理丞谢登所编《新编格后敕》六十卷,去繁举要,分门别类,定为五十卷,颁行之。已佚。
清末进步团体。(1)北京蜀学会。光绪二十四年二月(1898.3)杨锐联合寓京川籍同乡在北京四川会馆创立。刘光第亦为会员。三月加入保国会。(2)成都蜀学会。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宋育仁、廖平等约集同人创建于成
古建筑构造做法。楼阁或塔上下两层柱子的一种连接方式。具体做法是将上层柱子的下端十字开口成四瓣,叉在下层柱头铺作(斗栱)中,柱脚直接落在栌斗上或栌斗(坐斗)上方。只见于宋代建筑,元、明、清建筑鲜有使用。
辽铜钱。圆形方孔,钱文隶书,光背无文。铸于辽景宗保宁年间。保合大夫 医官散官名。金置。正六品上。
①隋大业三年(607)改吉安县置。治今陕西安康市,为西城郡治所。大业末废。义宁二年(618)复置,改名西城。②隋开皇六年(586)升金川镇置,治今四川理县东北,属蜀州。十八年改名通化。③唐武德七年(6
1879—1915清末湖南湘阴人,原名式匡,字韫存。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任湖南分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职山西督练公所。武昌起义后,参加山西光
汉初同姓诸侯王国。汉高帝六年(前201),废楚王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荆、楚两国。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东阳、鄣郡、会稽三郡五十三县,都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及安徽皖南地区和
一作彭喜。战国时韩国人。魏惠王曾在九里(一作臼里,今河南登封西北)会盟诸侯,欲恢复周天子之尊。他以为“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劝韩昭侯勿听。见《战国策·韩策三》。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小陇山。本名陇关。相传汉武帝至此遇雷震,故名。唐大历三年(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命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即此。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使薛逵东徙三
在今江苏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小沂水上。《汉书·张良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颜师古注引服虔曰:“楚人谓桥曰圯”,即此。唐时已有圯桥之称。李白《经下邳圯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