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丁
南朝役制之一。时规定凡庶族之家服役,三丁取一,五丁取二,一丁不发。而官府聚敛无度,亦有二丁取一丁充役者。
南朝役制之一。时规定凡庶族之家服役,三丁取一,五丁取二,一丁不发。而官府聚敛无度,亦有二丁取一丁充役者。
玉或作王。战国齐湣王嬖臣。齐湣王十七年(前284),乐毅攻齐,湣王逃亡居卫,他仍面赞湣王为贤主。事见《吕氏春秋·过理》。
历(歷)书名。一作《历代宅京记》或《历代都城宫阙考》。清顾炎武撰。二十卷。汇记伏羲以后迄于元代历朝建都所在和有关史实。首列总序二卷,后十八卷分述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太原、大名、开封
?—1121金女真完颜部人乌古迺之孙。辽大安十年(1094)盈歌为女真联盟长时为联盟国相。取道马纪岭(今黑龙江老爷岭)攻纥石烈部阿疏等。阿骨打称都勃极烈时,与撒改分治来流水(今吉林拉林河)流域。与吴乞
传说中五帝之一。姬姓,高阳氏,名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传说十岁佐少昊,二十岁登帝位,曾“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制尊卑之礼,理四时五行之义。在位七十八年,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战国末五德终始
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公晦,号果斋。嘉定进士。历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等职。受学于朱熹。在泉州时,真德秀以师友礼之,辩论经训至夜分不倦。后被劾归田里,讲论学问,学者毕集。生平恪守朱熹学说,终身习究,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旨或释作召。武乙、文丁时期卜辞有“贞:王征旨方受佑。”(《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第一卷四二三片)学者或说其故地与古黎国相近,在今山西东南部。释作召方者则认为是西周召公奭的采地召
?—208东汉末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元颖。建安初,说袁术部将戚寄、秦翊等率众降曹操,操辟为司徒掾属。后出为扬州刺史,在合肥筑城为州治。招流民,广屯田,兴学校,敦教化,治政清平,流民归者以万计
即“不刺”。
书名。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八卷。乘六,字以行,号云峰,浙江湖州人。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评述清代高鼓峰《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东庄医案》,堇废翁《西塘感症》等三家四部医书。此三位
?—前791西周时燕国国君。公元前826—前791年在位。燕惠侯之子。时值周宣王振兴王室,史称“中兴”。死后子顷侯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