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骁骑营

骁骑营

清代八旗都统直属的军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规定,行营马兵随固山额真(都统) 打仗, 称为阿礼哈超哈,其营称为阿礼哈超哈营,此即最早的骁骑营。顺治时定制:以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辖军队,其兵丁称为马甲,满蒙每佐领下各出二十人,汉军每佐领下出四十二人,满、蒙、汉马甲共计二万八千多人。并选其优者为领催,专司册籍。又有弓箭、鞍铁等匠役,亦自各佐领所属人丁中征取。骁骑营由八旗都统分别统领,满、蒙、汉军分别为营(驻防八旗则满、蒙、汉军合并为营)。汉军骁骑营另有附设的炮营、枪营、护枪籐牌军。八旗都统直辖的骁骑营驻防京师,称为驻京八旗,以皇城为中心,按方位驻扎。驻防都统所统的骁骑营分别驻防畿辅及各省,各驻防处所若无驻防都统、副都统,则由当地的驻防将军统辖。骁骑营在都统之下设骁骑参领、骁骑佐领、骁骑校等官,分辖营兵。所用军器、火器,一部分由官府发给,一部分照定式自制,按时点验。满、蒙旗的军马,自设官马圈派官兵喂养。各营定期操练骑射、步射与合操,每三年检阅一次。

猜你喜欢

  • 崇恩福元提点所

    见“福元营缮所”。

  • 安置

    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即指定地区居住,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行动。其处分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 御仗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御仗属官,其秩分别为从四品上与从五品下,掌警卫宫廷。

  • 刑部下大夫

    见“小刑部下大夫”。

  • 山阴司

    参见“山金司”。

  • 理问所

    官署名。元朝始设,为行中书省所属机构。掌勘核刑名案件。设理问二人,副理问二人,知事一人,提控案牍一人。明、清沿置,为布政使司所属机构。明设理问一人,副理问一人,提控案牍一人。清于直隶、江西、江苏、浙江

  • 太子庙丞

    官名。唐朝宗正寺太子庙次官,置一人,正九品下。参见“太子庙令”。官名。唐置,为令之副,佐令行职事。见“太子庙令”条。

  • 廪牺令

    官名。西汉左内史(左冯翊)属官,秩六百石,有丞、尉,掌藏谷养牲以供祭祀,后属大司农。东汉改隶河南尹。东晋初未置,后复置,南朝因之,隶太常。梁位流外三品勋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

  • 南京刑科

    官署名。明朝南京六科之一。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始置。洪熙元年(1425)复以南京为京师,去“南京”二字,正统六年(1441)再定以北京为京师,仍加“南京”二字,遂成定制。设官给事中一人,品

  • 骁卫府

    军事机关。唐置,掌宫禁宿卫,龙朔二年省“府”字,称骁卫。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骁卫》注。参看“骁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