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陆军部

陆军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系管理陆军军政之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兵部设,并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掌全国陆军行政事宜,统辖京外陆军及旗、绿各营,稽颁营制饷章,审办一切关系陆军的重大事件,以巩国防。初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辖承政、参议二厅,军衡、军乘、军计、军实、军需、军学、军医、军法、军牧、军制十司和捷报处,兼辖军咨处、海军处。宣统元年(1909),军咨处、海军处独立。二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各一人,撤销左、右丞、左、右参议及军乘、军计、军实三司,改军学、军牧二司为暂设机构,增设陆军审计处。清亡,民国仍沿其名。


官署名。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兵部而置陆军部。掌主陆军,稽颁营制饷章,以巩陆防。其官有陆军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参事四人。检察官八人。部副官四人。各省调查员无定额。承政、军制、军衡、军需、军医、军法六司,各司长一人,副官一人。科长十六人。还有递事官、司法官、看守官等。见《清史稿·职官六》。

猜你喜欢

  • 京兆主簿

    官名。汉置,属京兆尹,掌文书簿籍之事。《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为京兆尹时“使主簿持教告(絮)舜……。”

  • 辽东煎盐提举司同提举

    官名。明朝辽东煎盐提举司之副长官。佐提举掌司事。正八品。

  • 藩言馆

    清末理藩部所属培养蒙语翻译的专门学校。理藩院改部以后,将理藩院时期的蒙古官学加以扩展,改称藩言馆。

  • 绣衣直指

    见“绣衣直指使者”。官名,即绣衣御史。详“绣衣御史”条。

  • 薙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清除杂草及其政令。《周礼·秋官》: “薙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掌杀草”,“掌凡杀草之政令。”

  • 太医院教习厅

    官署名。清朝太医院所属机构。掌为本院选补医官。设教习二人,由御医、吏目内选充,负责传授医术,培养医官人才。初进太医院之医生及医官子弟先进厅学习,无年限,遇医官缺出,经考试顶补。清太医院内部机构。设教习

  • 书记长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五人(不常置),每镇七人,每营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经理文牍,由护军官等差遣。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设于地方审判厅与地方检察

  • 乡法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

  • 右通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属门下省通进司,职掌不详。似仿宋制。圣宗统和二十八年 (1010),萧韩家奴为右通进,典南京栗园。

  • 监起居注

    官名。北魏置,见“起居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