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阿买勃极烈

阿买勃极烈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以习不失为国论阿买勃极烈,意为国家第一勃极烈。习不失死后官废。


官名。金朝设有此官,掌管治理城邑。参看“勃极烈”条。

猜你喜欢

  • 皇太后祗应司

    皇太后祗应机构。辽置,见“著帐郎君院”。

  • 才识兼茂科

    科举制科之一。宋代设置,属于长才类科目,仁宗时诏举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 六月, 吴育及第;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八月,钱明逸及第;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夏噩及第; 嘉祐四年(公元10

  • 三台、五都侍御史

    官名通称。三国魏于尚书、符节诸台,长安、谯、许都、邺、洛阳五都各置侍御史,通称为三台、五都御史。员额各一人,秩第七品。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 干办

    宋朝干办公事省称。参见“干办公事”。官名。宋朝制度,凡大都督府、制置使、宣谕使,都设干办官,或干办公事,以备差遣,无定员。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 大使厅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库大使办事处所。参见“三库库大使”。

  • 纸官令

    官名。南朝梁、陈置,有丞。隶少府卿。

  • 南京通政使司

    官署名。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通政使司官属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通政使司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通政使司。设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右通政司,正四品,右参议一人,正五品,掌收呈诉书状,

  • 东北路都统军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亦称“东北路统军使司”。统遥里、伯德、奥里等九部族及泰、长春、宁江等州兵马,控制女真等部。设统军使、副使、都监、掌法官等职。

  • 总领中丞司事

    即“总知中丞司事”。

  • 北院

    ①即“北枢密院”。②即“北大王院”。官署名。辽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院),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院治宫帐部族及属之政;南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北院官员称北面官,南院官员称南面官。辽太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