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防城都督

防城都督

官名。北魏末诸州置,负责城防事务,位在长史、司马下。《魏书·李顺传》:“寻假(李裔)平北将军,(定州)防城都督。贼既围城,裔潜引(杜)洛周,州遂陷没。”


武官名。北魏孝昌年间始置,为州军府督将之一,专城防之任,见《魏书·杨椿传》。亦称镇城都督,如《魏书·韦阆传》记“道谐为南汾州镇城都督。”亦有称防城州将者,如《周书·韦瑱传》记魏分东西之际,“除明威将军、雍州治中,假镇远将军、防城州将。”防城都督始设之时,其他位在州军府长史、司马之下,其后常假节、加大,又加中上级将军,称州将,置长史、司马,则其地位已超越在州军府长史、司马之上,并且侵夺了州刺史的兵权。

猜你喜欢

  • 鼓吹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鼓吹署,置令及丞,掌百戏、鼓吹乐人等事。隋唐沿置。

  • 太医院吏目

    官名。明、清太医院所属之医官。各精一科,专为皇帝、后妃等治疗疾病。明洪武十四年(1381)设,一人,从九品。隆庆五年(1571)定设十人。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初为三十人,后为二十六人,皆汉员。

  • 承发库管勾

    官名。金代兵部所属有承发库,掌受发省部及外路文字。设管勾,从七品;同管勾,从八品。

  • 太子厩牧署典乘

    官名。唐朝太子仆寺厩牧署官员,置四员,从九品下。太子出行,则先期习路马。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 吏曹尚书

    官名,东汉置,世祖改常侍曹尚书曰吏曹尚书,原掌常侍黄门御史事,后又掌选举祠祀事。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常侍曹尚书注》、《晋书·职官志》。官名。据应劭《汉官仪》所说,西汉的侍曹尚书至东汉改称吏曹尚书,《

  • 方略馆收掌

    官名。清朝方略馆之职官。满、汉各二人。不常设,纂修方略时,由总裁官在军机章京内奏派。事毕则省。

  • 司礼太常伯

    官名。即礼部尚书,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礼部尚书。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礼部尚书为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礼部尚书》,参看“礼部尚书”条。

  • 仪仗都部署

    官名。宋太祖建隆(960—964)中置,掌南郊仪仗之事,设副都部署佐之。后不常置。

  • 淑人

    命妇名号。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旧命妇名号,始置,以封尚书以上官员之妻。明、清沿置,封三品官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因子孙封者称太淑人。命妇封号。宋徽宗时执政官的妻子封夫人,尚书以上、执政官以下,即

  • 遂伯下大夫

    即“小遂伯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