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金部侍郎

金部侍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金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定置为金部司长官,正六品,文帝开皇三年(583) 升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金部郎。参见“金部”、“金部郎”。


官名。隋置此官,掌库藏、金宝、货物、权衡、度量等事。隋炀帝即位后,复改称金部郎。见《隋书·百官下》。

猜你喜欢

  • 大都督兵农司

    官署名。设于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置司于西京大同,以孛罗帖木儿领之。下设分司十道,专掌屯种之事。

  • 警正

    警官名。北洋政府设于京师警察厅,员额三十九人,凡荐任警职均以警正充任,其地位在警佐之上。

  • 应接使

    武官名。五代时后梁置,掌应接诸军。《资治通鉴·后梁纪一》记弘农王曾以“庐州观察使刘威为应援使。”

  • 西绫锦院副使

    医官寄禄阶。宋置,和政二年(公元1112年)改称保和郎。

  • 宿直详稳

    官名。辽置,见“宿直司”。

  • 王府从事中郎

    官名。汉代大将军的属官有从事中郎,职参谋议。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从事中郎,陈沿置。北齐皇子王府亦置从事中郎。

  • 掌货贿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周礼·秋官·序官》: “掌货贿,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贾公彦疏:“掌邦国所致货贿”,“文阙,不可强言也”。官名。周设此官,掌邦国所致货贿。见《周

  • 摄政

    古代君主年幼不能亲政,由最亲近的亲族或戚族权且代行职务,称“摄政”。如清代有摄政王。君主年幼不能亲政,由其最亲近家族或亲戚代行职务,称为摄政。如周成王时周公摄政,汉平帝时王莽摄政等。

  • 协理事务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前锋营中随前锋统领办事之属官。康熙三年(1664)设。左、右翼各一人。由统领于本翼前锋参领内选拟引见充补。掌章奏文移。

  • 太公

    汉书中称汉高祖刘邦他父亲为太公。《汉书·高帝纪下》:“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