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行
监察御史里行、殿中侍御史里行等简称。
官名。唐宋皆置,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都不是正官,无员限数。
监察御史里行、殿中侍御史里行等简称。
官名。唐宋皆置,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都不是正官,无员限数。
清制,笔帖式专任部院各衙门的满文书写与翻译等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定笔帖式出缺, 俱令考试补授。宗人府、内阁、各部院、八旗都统等衙门、盛京兵部、外省将军、都统、副都统各衙署,均设有笔帖式缺额
参见“十威将军”。
“司马”之尊称。《尚书大传》: “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二曰司马公,三曰司空公。”详“司马”。
即“榜式”。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戈盾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刀盾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司戈盾”。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详“陆军审计处”。官署名。民国置,为地方审计机关,属审计部,设在各省政府和直属行政院的市政府,掌理本省或本市中央及地方各机关的审计事务。
见“库官”③。1、官名,清朝末年东三省所属的度支使司的属官中有库官,分一、二、三等,一等正六品,二等正七品,协助长官掌管财物赋税。2、掌管仓库官员的统称,如库大使、库长、司库、库掌、库守等都称库官。
官名。即大理卿,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大理卿。
即“布大衣大”。
官名。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助理三卫府之事。五年废。参见“三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