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头

都头

官名。① 唐僖宗入蜀后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置为统兵官,亦称都将。五代、宋朝为禁军步军诸都统兵官,领副都头及十将、将虞侯、承勾、押官等属官。②县役通称。清梁章巨《称谓录》卷二六 《各役·都头》: “唐代尝以都头为官名”,宋朝之后“以都头为县役之通称”,如《水浒》十八回“隋即叫唤尉司并两个都头,一个姓朱名同,一个姓雷名横。”③宋朝步兵都一级统兵官。统兵百人。其下有副都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上隶步军司。④宋朝义勇兵都一级统兵官。统民兵百人。其下有副都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各一人。


1、官名,即都将。唐僖宗幸蜀,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每都设都将,又称都头。五代时沿用唐制。宋朝禁军有都头,职位次于指挥使。见《新唐书·兵志》、《宋史·兵志一》。

2、州县捕快头目。州县捕快头目也称都头。

猜你喜欢

  • 小院

    即“别试所”。

  • 州台

    东晋州府别称。

  • 左通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属门下省通进司。职掌不详。

  • 羽骑

    羽骑,为“羽林骑”的省称,即羽林军的骑兵,为禁卫军,汉置,分左、右,其长官称监,有丞。《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主羽林左骑。丞一人。羽林右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右骑。

  • 参军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标一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掌赞佐营务,参画机宜。

  • 盐差

    官名。清代在各产盐区置巡盐御史,定例一年更换,名为盐差,掌巡视盐政,乾隆初改称盐政。参看《清史稿·职官三·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 蒙古书写

    吏员名。元代于六部置,员额一至二人,掌蒙文缮写之事。

  • 1、官署,官员的办公处。如东汉的黄门署、画室署、玉堂署、丙署、中宫署等。见《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百官四·太仆》。2、摄官,即代理、暂任某官;或征辟授官。如署、署理、兼署等。《后汉书·范滂传》:“太守

  • 侯国门大夫

    官名,掌府门,西汉置,东汉省。见《后汉书·百官志》。

  • 弹奏

    官制用语。唐宋弹劾制之一。凡台、谏官向朝廷上奏疏弹劾官员犯有公罪,以及閤门、御史台检举官员违犯仪制等事,皆称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