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副将

都副将

官名。北魏前期置。统兵,地位在都将之下。《魏书·周观传》:“(观)以军功进为都副将,镇方中。”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及二十三年职员令皆未载。


武官名。北魏诸镇均置都副将,为都大将的副职,亦往往加持节、将军之号。如《魏书·王慧龙传》记慧龙在“真君元年(公元440年)拜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都副将。”

猜你喜欢

  • 仪宾

    官名。明朝定,以称宗室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为妻者。给禄,不予政。明置,亲王、郡王的女婿称仪宾,意思是明习国仪作宾于王家。《续通典·礼十四·公主下降仪》:“明年又更定公主郡主封号婚仪及驸马仪宾品

  • 白衣

    ①初指无官职的士人。两晋南北朝时,官员因失误削除官职,或以白衣守、领原职,遂成为一种对官员的处罚方式。《晋书·外戚传》: “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羊诱)官而已。寻以(甘露亭

  • 军候

    官名。省称候,位次校尉。据《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置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秩比六百石。官名。1、汉置,掌侦察敌情或维持军纪。《汉书·李陵传》:“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

  • 守宫署丞

    官名。即守宫丞。

  • 昭玄统

    北齐昭玄寺次官。协助大统管理佛教事务。亦称“沙门统”。

  • 京通十三仓场监督

    官名。清朝京、通十三仓之主官,隶属于总督仓场侍郎。顺治元年(1644)置。凡京仓十一: 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海运仓。通仓二: 中仓、西仓。分

  • 宗室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中之一种。康熙三十七年(1698)设。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初无定额,雍正七年(1729)定员九十人,一等九人,每旗三人; 二等十八人,每旗六人; 三等六十三人,每旗二十一人。品

  • 直集

    直集贤院简称。

  • 大梁司寇

    官名。又称“邦司寇”。战国魏置。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掌刑徒及督造兵器。魏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故名。《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四三页:“(梁)廿又七年, 大(梁)司寇

  • 巡漕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之属官。专司巡漕。明永乐十六年(1418)差御史巡漕。万历(1573—1619)中定设御史一员,督催粮务。清初停废。雍正七年(1729),因粮船过淮抵通诸弊丛生而复设二人,以御史、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