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乣详稳

诸乣详稳

官名。金置,秋从五品,员额一人,掌守戍边堡,余同谋克。其副职为么忽,所属有习尼昆,挞马等。参见“猛安谋克”。

猜你喜欢

  • 辅国公

    ① 爵名。清朝宗室封爵有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详见该条。又,清朝对蒙古贵族之封爵亦设辅国公,为第六等,位镇国公下,台吉或塔布囊上。②官名。清朝西藏达赖喇嘛及班禅喇嘛属官。佐理藏务。爵名。清朝宗室

  • 渠堰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 以宇文融充河南北渠堰使,用《禹贡》九河故道开稻田,换取陆运钱,收其利。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十一月置关西渠堰使,于雍、耀二州界(今陕甘交界一带)疏泾水(今泾河)

  • 东路林牙

    官名。辽朝置,为东路都统军使司官员,掌文翰等事。

  • 雍州牧

    官名。北周与隋以京师长安所在之州因雍州,北周置雍州牧,但考之《周书》纪传,实未尝授人。隋开皇中以州统县,罢京兆郡,而以雍州牧理京师政务。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置郡,京兆、河南均置尹,使兼理“牧”

  • 县承发房

    清代县衙内部分房之一,设经承,掌往来文移。唯大兴县有之。

  • 荆湖北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置司于中兴路(今湖北江陵),领中兴、峡州两路,安陆、沔阳、德安三府及荆门州,辖境包括今湖北省西南部。置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各一员。

  •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因吏部居尚书列曹之首,且权任要重,故名。《三国志·卫继传》:“拜奉车都尉、大尚书”。《晋书·孔愉传》:“寻徙大尚书”。官名,汉朝称诸曹尚书之长为大尚书。《隋书经籍志》录有:“《四人月令

  • 降级

    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规定,降级指降低公务员的级别(包括降等)。凡公务员考绩总成绩列在六等者,得降级、降等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又规定,公务员考绩总分数不满六十分者,降一级;平时考绩有大过

  • 巡教使臣

    军事教官名。宋神宗时置,掌训练考核军士武艺。数年后废。军职名。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选择使臣,于每年春秋分别考核在京殿前司与马步军司所属军士的武技,称为巡教使臣,元丰时罢废。

  • 县僧正

    僧官名。元置,见“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