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选官方式之一。相传起源于上古禅让之时。《尚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孔颖达疏: 试,“试以治民之难事”。后世用为选官之法。《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毛亨传: “私人,私家人也。是试用于百官也。”② 官制用语。汉制,任用官吏有试、守之制,试者为期一年,仅得半俸。若试用称职,满岁为真,得全俸。唐武则天时定试官之法,凡存抚使所举之人,不论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者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宋神宗元丰四年 (1081) 定制,除授职事官,并依寄禄官高下分行、 守、 试, 寄禄官低二品以下为“试。”辽制,朝官之官阶稍低于官职者,衔中加“”字,更低者加“”字。金制,散官高于职事者带“”字,职事高于散官一品者带“”字、二品者带“”字。品同者不用此制。明朝有试百户、千户,试御史等。


1、考试。《周礼·夏官·稿人》:“试其弓弩。”

2、试用。试其能否为官,能者留(任官),不能者去。《汉书·高祖本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

3、试任高级官吏。低级官吏,担任比其职位高的官吏,未升迁,而试其能否胜任。《宋史·辛弃疾传》:“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试兵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从四品,兵部侍郎为从三品。《宋史·职官九》:“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已上为行,下一品为守,下二品已下为试。”“已”同“以”。

猜你喜欢

  • 胡鲁

    即“忽鲁”。

  • 州法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法曹从事”。

  • 商部右参议

    见“商部左参议”。

  • 右都候

    ①官名。东汉属卫尉,员一人,秩六百石。与左都候同主剑戟士,徼巡宫中,及天子有所收考,有丞一人。②匈奴官号。与左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见《晋书·四夷传》。官名,汉置,为卫尉属官,秩六百石,掌领

  • 高等甄别委员会

    甄别执行机关。北洋政府设置,由下列人员组成:一、国务总理;二、各部总长;均由大总统任命。三、各部次长;四、各厅局长官;五、各部局参事;六、各部司长;每次开甄别评议会时均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任命。此外大

  • 考功清吏司派办处

    清代考功清吏司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设立,掌核办各省军功、边防、剿匪及五城水会、获盗员绅等项奖案。

  • 同东西台三品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中书门下为东西台,故名,咸亨元年(670)复名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东

  • 信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称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六班,与智威将军等代旧征虏将军,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六班。陈沿置,改称为五威将军之一,定为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

  • 礼院修撰

    官名。唐置,属太常寺的礼院,掌修撰礼仪。

  • 核实司管勾

    官名。见“核实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