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路招讨府
即“西南面招讨司”。
即“西南面招讨司”。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司次官,员一人,亦称小宾部或宾部下大夫,佐宾部中大夫掌南朝陈、北齐、突厥等敌国使臣晋见皇帝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
官名。见“司会中大夫”。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一1085)改制后,吏部置,掌官阙。
任官方法。明朝定制,凡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除奉特旨外,多由朝廷大臣推举二三人选,经皇帝选任。侍郎以下及祭酒等官,则由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官员推选。在外督、抚大员,则由吏部主持,九卿皆参与推选。其余官员均不
县的等级之一。唐制在中县与下县之间有中下县一级。不满三千户为下中县,离京城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户一千以上即为中下县。
宦官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晋阳宫署。从九品上,员二人。
官名。唐朝少府监铸钱监官,置一员,以所在州府判司判之。
官名,王莽置,典致时雨,青炜登平,考景以晷。见《汉书·王莽传》。
见“京堂”。
官署合称。渤海国忠、仁、义部及支司爵、仓、膳部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