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营建司

营建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设置,管理全国工务行政,执行《建筑法》,《都市计划法》并管理一部分公用事业,如自来水。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

猜你喜欢

  • 史

    官名。 西周中期置。 掌文书簿籍。见《散盘铭》。

  • 风俗使

    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置,隶左、右肃政台,每岁春发使八人,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

  • 水利经费保管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依照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五月十三日行政院公布的《省水利经费保管委员会组织规程》,该会掌水利经费的筹备及保管,水利经费用途的监督及水利经费预算决算的审核。

  • 副尉

    ①汉朝西域副校尉简称。②散官名号。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置武散官,自正六品至从九品为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御侮、仁勇、陪戎八校尉及八副尉,其上阶为校尉,下阶为副尉。后代沿此制。宋朝有进武、

  • 内谒者局丞

    官名。北齐置。中侍中省内谒者局次官,员一人。官名。北齐设置,见“内谒者局统”。

  • 文选司郎中

    官名。即“文选清吏司郎中”。

  • 做官。《左传·闵公元年》:“毕万筮仕于晋。”《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 八旗都统衙门

    官署名。八旗制度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

  • 牧师苑令

    即“牧师菀令”,菀通苑。见“牧师菀令”条。

  • 月奉

    奉,通俸,又称俸禄,就是官吏的薪水、工资。古代官吏的级别用多少石谷表示,如二千石、六百石、三百石。但实际给的谷数比官级的石数少,而且多是给一半钱、一半谷或米。月奉,就是每月实得的谷数。《后汉书·百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