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菙氏

菙氏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燃火之燋(苇草)和灼龟之契(荆木),佑助卜师占卜。《周礼·春官》: “隶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蓺燋,遂龡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


官名。周朝设此官,掌管烧龟板用的木柴。古人迷信,占卜时烧龟板,看其裂纹预测吉凶;烧龟板时用木柴,归菙氏掌管。见《周礼·春官·菙氏》。

猜你喜欢

  • 掌案

    杂任职名。唐置,属中书省,员额二十人。

  • 亵臣

    指君王宠信之小臣。《礼记·檩弓下》:“调也君之亵臣也。”郑玄注: “亵,嬖臣也”。

  • 左陶

    官署名。战国燕置。主管陶器制作。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

  • 密图瓦利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田产税务之事。喀什噶尔、叶尔羌各设五品伯克一人,和阗等地设七品伯克三人。

  • 兵团总司令

    军事指挥官名。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以兵团为军队的一级编组,相当于集团军,下辖数个军或师,以兵团司令统率之。

  • 考成

    国民党政府规定,考绩只限于各机关中现职事务官之经过铨叙合格者,并须在该职任满一年。对于其他人员的考核则称为考成,其考核程序与考绩不同。

  • 公朱右官

    官署名。战国置。掌理羞膳庖厨的机构。《公朱鼎铭》: “公朱(厨)右官。”

  • 应奉司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应奉局,总领花石纲。方腊起义后罢。宣和三年(1121)恢复诸应奉局,置应奉司总领,搜罗四方珍异之物,供应宫廷。

  • 岁课

    汉朝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汉武帝时根据公孙弘的建议,制定法律,规定博士弟子员每岁课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如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成绩低劣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

  • 天朝典官

    太平天国官类名,即办理整个政府事务的典官。见“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