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茶马司

茶马司

官署名。宋朝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1081)合二司为一司。宁宗庆元六年(1200)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1203)复分二司。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置都大提举及主管、同主管官,许其自置僚属。明初沿置于泰州 (今天水)、洮州(真临洮)、河州 (今临夏)、雅州 (今雅安),管理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交易。设司令、司丞领其事。洪武十五年(1382)改令、丞为大使、副使。后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兼管。三十年曾改秦州为永宁(今属四川) 茶马司,后复旧。


官署名。负责榷茶买马的机关。宋神宗熙宁七年,诏令三司盐铁判官李杞、三司勾当公事蒲宗闵经营筹划在川蜀收购茶叶来满足秦凤路、熙河路卖茶买马(以茶换马)所需茶叶,李杞便在秦川设司,蒲宗闵便在成都设司,后改称都大提举茶马事;设主管茶马,同提举茶马、都大提举茶马,按资历分别任之。宋度宗五年,以提举茶马事兼理马政,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明朝洪武年间设茶马司,置茶马大使。参看《宋史·职官志七》、《宋史·食货志下六》;《明史·职官志四》、《明史·食货志四》和《文献通考》。

猜你喜欢

  • 柄渠觚

    官名,汉魏时东夷女王国所属伊都国之官。《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郡使往来常所驻。”

  • 东夷校尉

    官名。亦称护东夷校尉。三国魏置,掌鲜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及高句丽事; 明帝景初二年(238)灭公孙渊后改护东夷校尉,后复。西晋沿置,驻平州 (今辽宁辽阳),四品。十六国前燕、北魏亦置。唐太宗贞观二十

  • 重将

    杂号将军名,汉置,主将兼掌管辎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南安严侯宣虎,以河南将军汉王三年降晋阳,以重将破臧荼,侯,九百户。”注:“师古曰:重将者,主将领辎重也。”汉代别将之一。《汉书·功臣表》

  • 内阁大学士

    官名。清代内阁设此官,掌钧国政,赞诏命,釐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见《清史稿·职官一·内阁》。官名。明代仿宋制置大学士若干人,以殿阁为名,初设华盖、文华、武英三殿及东阁、文渊阁二阁大学士,仁宗

  • 六品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修坝管台之事。喀什噶尔等地共设二十七人,内喀什噶尔三人,兼管回兵蓝翎玉资巴什。

  • 法医研究所

    司法行政部直辖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八月十四日公布的《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暂行章程》的规定,掌理关于法医学的研究,编审民、刑事案件的检定、检验,及法医人材的培养事宜。

  • 马监

    官名。西汉置,主宫厩马匹。官名,汉置,为黄门养马官,掌宫厩马匹。“(金日磾)输黄门养马……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沐衣冠,拜为马监。”

  • 八旗制度

    清朝皇室为满族,满族分为八旗。旗,既是军事编制,又是户籍编制,还兼有民政和生产的职能。入关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牛录”的基础上把满族分为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后来又增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

  • 备倭

    官名。明朝时因倭寇入侵,乃专设备倭一职于沿海要害处,以进行防御。

  • 司计员外郎

    官名。即比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比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