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

国际慈善组织。起源于公元1792年法国兵士创设的战地医院,以救护战地伤兵、掩埋尸体为主要任务,其后逐渐发展进而进行各种救济事业,如自然灾害救济、社会救济等,其经费全由募捐而得,公元1864年8月,由瑞士发起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公认以瑞士红地白十字国旗改换颜色为白地红十字为会旗,故名红十字会。会议签订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公约》,规定了有关改善战地伤病者境遇的国际通则,同时规定各国的伤兵救护组织有受保护和使用红十字标志的特权。各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性质和范围等各有其侧重方面。我国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布《红十字会条例》,规定红十字会依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指定,辅助陆海军战时卫生勤务;依内务部的指定,分任赈灾、施诊和其他救护事项;并得募款设立医院,培育救护人材,储备救护材料。红十字会在北京设立总会,总会会长、副会长各一人,由大总统选任;各省设立分会,分会长由分会推选,经会长认可后方能就任,并由会长报明内务、陆军、海军各部。红十字会的资产和帐簿,得由内务、陆军、海军各部随时派员检查;每年收支帐目和工作情况并得向内务、陆军、海军各部报告。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红十字会,属于非官方机关。

猜你喜欢

  • 大卜

    官名。同“太卜”。卜官之长。属员有卜师、卜人等。总掌卜筮之事。周朝置。一说殷时已置。《礼记·曲礼下》: “天子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郑玄注: “此盖殷时制也。”《周礼·

  • 冠威将军

    十六国汉,后秦置,省称冠威。《晋书·刘聪载记》:“(刘聪)使冠威卜抽监守东官,禁(刘)朝贺。”

  •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置,掌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盐政。下辖三分司: 解盐东场、西场、中场。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及

  • 左牝丞

    官名。北齐置。详见“左牝署”。

  • 守尉

    官名合称,即郡守和郡尉。郡守,又称郡太守,掌治其郡;尉为守的佐官,掌郡兵和治安。《汉书·张耳陈馀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必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 鸿胪寺左寺丞

    官名。清初鸿胪寺属官。顺治元年(1644)设。左、右各一人,以汉人充任,正六品。协掌鸿胪寺事。十五年裁一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废。

  • 上驷院卿

    官名。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长官。掌总理御厩事务,以及厩属官员之选除赏罚事。雍正六年(1728)设。乾隆十四年(1749)额定二人,由侍卫补授一人,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正三品。

  • 盐州监牧使

    官名。即盐州使,领八牧监,掌其马牧孳课之事。设丞二人以佐其掌。

  • 度河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班,拟先锋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 改为渡河将军。

  • 御营副使军

    南宋军名。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御营提举一行事务刘光世因平定苗傅、刘世彦的兵变有功,其所领队伍独立成军,称为御营副使军,不属御营管辖。次年改称御前巡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