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稍法上士

稍法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稍士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稍法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猜你喜欢

  • 北寺

    官署名。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故名。

  • 委散秩大臣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散秩大臣。

  • 司法佐

    杂任职名。唐置,职掌同州“司法参军事”参见该条。

  • 都护府

    官署名。汉朝有西域都护府,详“西域都护”。唐朝分置于边境地区,有大都护府、上都护府之别,设大都护、副大都护或都护、副都护等官,管辖区境内军政及民族事务。属官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户、兵、法诸曹参

  • 内者令丞

    官名。西汉少府所属均有内者令及丞,《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掌宫中布张诸亵物。”《汉官仪》则说:“内者主帷帐。”又《汉书·王莽传》有关于内者令工作情况的具体记载:“未央宫置酒,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坐于

  • 僧统

    僧官。北魏以法果为沙门统,其后又以师贤为僧统。唐朝废,改立僧录。见宋代赞宁《僧史略中·僧统》。

  • 上隶

    见“都史”。

  • 尚鞶奉御、副奉御

    官名。元置,掌御用之鞶(大带)。属侍正府,参见该条。

  • 敕局

    即“详定编敕所”。

  • 左右正一

    道官名。明清置,属道录司。秩正六品,左右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