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京朝官院
见“磨勘院”。
见“磨勘院”。
官署名。①明朝户部所属机构。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嘉靖中 (1522—1566) 革副使。掌户部收贮物品。②明朝宦官所掌内府十库之一。初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后
谓脱去布衣,换着官服。指初仕。亦作“释褐”。《晋书·范汪传》:“护军、平南二府礼命交至,始解褐,参护军事。”《梁书·武帝纪中》:“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后世沿称。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水部曹长官通称。亦称水部郎中,资深者称侍郎。魏、晋、宋六品,梁侍郎六班,郎中五班,陈四品、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
即“八座”。
见“斋郎”。
宋朝国史院属官。以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充任,掌有关修史之事。
官名。晋于王国置陵长、庙长,分掌王国陵、庙之事。南朝梁陈沿置。
即明、 清京师(今北京)顺天府乡试。明清科举之制,通称顺天乡试为北闱。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设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公安、教育、地方自治及选举,地方保卫团、禁烟、风俗、宗教、典礼、社会救济、著作出版、保存古物,收发文件等事项。如仅设一科时,则称总务科,第二科事务
以龙名官。详见“龙官”条。太皞部落诸氏族首领的通称。见“太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