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令录
宋朝官名简称。知令即知县令,知录即知司录、知录事参军。
宋朝官名简称。知令即知县令,知录即知司录、知录事参军。
官名。太子左、右内率属官。隋朝置八员,正七品,掌执千牛刀宿卫,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为司仗左右。唐朝复名千牛备身,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奉裕; 开元 (713—741) 中,与太子备身左右
官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改司辰师置,员十九人,正九品下,掌漏刻之事。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司辰,员十五人,正九品上,为司天台属官。宋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辽朝为司天监属官。金朝置司辰郎,
官名。明清地方各县道会司之长官。详“道会”。
官名。元代于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各设典给一人,掌生员膳食。
官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称部达刺干为副使,县达剌干为马步,又译麻普。
宦官职名。明置,选二十四衙门中多读书、善楷书、有德行、无势力者任之,员额为三、四员至五、六员。教宫女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女训》、《女孝经》、《女诫》、《内则》、《诗经》、《大学》、《
官名。金朝设于掖庭局、太后两宫,掌库藏财货出入之事,秩从八品。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为总统府翊卫处的沿设,参见“总统府翊卫处”。
武官名。清代置于湘军等勇营,见“哨”。
大理卿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