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保甲局
官署名。清末置于各省,掌保甲警察事务。
官署名。清末置于各省,掌保甲警察事务。
官名。北齐于太子家令寺置内坊令及丞,掌知閤内诸事。参见“太子典内”。
官名。宋代转运使司、经制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等机构设置,掌管帐籍。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参领。亦有额定人数。
宦者官署。北齐置,属长秋寺。设令、丞、宫教博士等,掌晋阳宫庶务。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拟略远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高,拟骁雄将军等号。
参见“岁贡”②。
官名。汉朝西域乌孙等国置之。汉时西域乌孙国设此官。《汉书·西域传·乌孙国》:“相,大禄,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昆莫有十余子,中子大禄强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施用于境外,地位较低。武帝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品拟伏波将军等号。参见“度河将军”。
宋朝职役名。即乡里基层政权头目,有里正、户长掌催督租赋,耆长掌维持治安。神宗熙宁六年(1073)行保甲法,又置都保正、副保正、大保长、小保长。后以保正、保长取代耆长、户长。宋职役的一种。乡役是乡里基层
即“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官署名。宋置,见“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