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率义将军

率义将军

官名。十六国时陇西鲜卑乞伏部置。《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乞伏述延以)叱卢那胡为率义将军,镇牵屯山。”

猜你喜欢

  • 判录司司正

    参见“判录司”。

  • 掌药郎

    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八品上,称掌药郎。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技巧令

    官名。西汉属水衡都尉,主工艺技巧,有丞。成帝建始二年 (前31)罢。一说即上林三官之一,主刻钱范。官名,汉置,属水衡都尉,由有专门技艺技术的人员担任,掌管工艺技术技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 南部大人

    官名。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号。十六国代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沿用其称。《魏书·官氏志》: “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肘帝弟觚监北部

  • 官制用语。代理、兼摄之意。汉朝指官吏未授正式官衔暂且代行职权,其位低于正式官职。亦指副职。如假候、军假司马。魏晋南北朝多见,举凡实职、加官皆可假授。北魏更有“假爵”之制。授于假职者,或为临时性,以提高

  • 外班翰林

    清制,翰林院侍讲以上的满缺,得由各部郎中升补,不限于翰林院出身者,称为外班翰林。这是因为清初满人翰林出身者不多,不敷补授的缘故。

  • 噶布什贤噶喇依按班

    即“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

  • 提督学院

    官名。清雍正四年,改督学为提督学院,每省一人,掌本省学校政令等。见《清史稿·职官三·提督学政》。

  • 徕远司

    官署名。即“徕远清吏司”。

  • 集贤院(殿)大学士

    官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集贤殿大学士,地位在学士之上。四年(公元759年)罢。宋复置,由宰相兼领,元丰改制罢。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集贤院大学士,为集贤院长官,员额三人,后定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