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称。① 同 “”,军队主将。《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②东宫武官。秦汉詹事属官有太子卫率,东汉隶太子少傅,主门卫士。西晋武帝建东宫,初置太子中卫率,泰始五年(269)分为左右,各领一军,惠帝时愍怀太子又加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孝武帝太元(376—396)中又置。南北朝皆置太子左、右卫率。两晋南北朝东宫事权颇重,诸率统领禁卫精兵,地位亲贵。隋朝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内、左右监门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或正五品上,分领诸内、外府兵、掌宿卫; 炀帝大业三年(607)左右卫率改为左右侍率、左右卫率改为左右武侍率、左右虞候开府改为左右虞候率,俱正四品,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唐朝设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十率府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千牛供奉等事,领诸内、外府兵。宋朝沿置,官存而无职司,或兼左春坊谒者。辽朝东宫十率府亦置。金朝东宫宫师府左右卫率府置,从五品,掌周卫导从仪仗。


1、将帅。率,通帅。《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

2、东宫属官。秦和西汉詹事属官有太子率更,掌知漏刻;太子卫率,掌门卫,秩千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东汉太子属官有太子率更令一人,秩千石,掌庶子、舍人更值。有太子卫率一人,秩四百石,掌门卫士。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西晋置太子中卫率,后分左右,各掌一军,继而又增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南北朝置左、右卫率。隋朝太子置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分领内外府兵掌宿卫。见《隋书·百官志》。唐朝置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各置率一人为长官,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内外府兵。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宋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辽金率府皆置,从五品,掌保卫、导从和仪仗。

猜你喜欢

  • 移注

    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在任职官任职期满或够一定期限移授其它差遣,称为移注。

  • 箭工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说:“矢人为矢。”北周于冬官府司木中大夫之下置箭工中士,正二命;箭工下士,正一命。掌箭的制造。

  • 会长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平政院惩戒委员会不设委员长,以会长为主官;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江苏省行政会议规定以巡按使为会长;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省参事会设会长一人,由行政长官兼任。

  • 解州盐使司

    官署名。金朝为七盐使司之一。掌食盐产销。设在澄城县(今属陕西),行盐地面为河东南北路、陕西东、南京河南府及陕、郑、唐、邓、嵩、汝诸州。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五品、正六品。下设判官、管勾、同管勾、都监、

  • 世祖庙令

    官名。东汉置,属太常,六百石,领员吏六人,卫士二十人,掌守世祖庙,案行扫除。官名,东汉置,为守护光武帝庙的长官,属太常,掌案行扫除。俸六百石。有员吏六人,卫士二十人。见《后汉书·百官志》。

  • 北主客曹尚书

    官名。西汉尚书分为四曹,有主客曹。掌羌胡朝贺,法驾出则护驾。东汉分南、北,故置北主客曹尚书。官名,东汉置,为北主客曹长官,掌羌胡朝贡。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

  • 致远务

    官署名。北宋置,隶太仆寺。掌饲养驴骡,以供运载皇帝行幸时所用器物及边防军用物资之用。设监官三人,以车营务监官兼领。官署名。宋置,属太仆寺。掌饲养驴骡,以备皇帝出行时载用杂器之用,并供应边防军用。主官以

  • 典瑞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有典瑞中士二人,掌所执的玉瑞与礼神的玉器的保管,辨别其名号物色与用处。北周依其制置典瑞中士,正二命;典瑞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礼部下大夫。

  • 驿站提调

    元代驿站的站官。大站设二、三人,地位在驿令之下;小站一般只设提领。由地方提调长官从本处站户中选任,只受部札,不给俸。

  • 专操管带

    官名。清朝神机营所辖二十五营之长官,额设二十四人。掌管分辖营众训练之事。